高新区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打造秦创原铜川样板间
在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关键之年,铜川高新区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统揽,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产业样板、创新样板、开放样板、政策样板,助推质效双提升。
在打造产业样板方面,一是特色产业焕发生机。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以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依托,坚持技术高端化、产品多元化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铝液—铝锭—铝合金材料—铝精深加工产品产业链,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获批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区、商业航天测控网、航天科技产业孵化园、火箭总装总测试验基地、液体火箭试车基地、国家级航天产品检验检测基地、航天科工210所装备检测基地、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园等共同发展的航天科技产业新格局,被授予“陕西航天科技产业发展园区”。三是“追光计划”成效显著。抢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按照“园区+科研+产业”模式,建成光电子集成产业园,布局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集聚20余家企业,初步形成了“光电材料—光电芯片设计研发、生产、封装测试—光电元器件”产业链,成为陕西继西安之后的第二大光电子产业发展基地。
在打造创新样板方面,一是孵化载体快速提质扩量。已培育认定各类双创孵化载体6家,较上年增长20%。铜川云端产业孵化园成功升级省级孵化载体。铜川创业大街、麟字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经陕西省科技厅公示并推荐至国家科技部,有望冲刺国家级孵化载体。区内孵化载体在孵企业超过300家,其中科技企业占比达40%。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大幅提升。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成功举办2021中国铜川秦创科技大赛,参赛项目涵盖航空航天、光电子等领域,成功签约车规级系列芯片设计等6个获奖项目,引进的西安交通大学中药农残第三方检测平台项目已开工建设。煜力、澳威等4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医标智联、建工建材等企业申报10项市级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项目,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零突破”。三是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以推进“两链”深度融合为导向,加速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累计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家、省级研发机构9家、市级研发机构19家,共计30家。累计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1个,新增刘加平院士工作室等2家院士工作站、高正明专家工作站等2家专家工作站,较上年增长57%。截至去年底,已成功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家,较上年增长71%。完成澳威激光、星宇航泰、日月芯等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9家,较上年增长188%。大秦铝业成功认定为瞪羚企业,成为我市首家瞪羚企业。铭帝集团有限公司和铜川秦瀚陶粒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
在打造开放样板方面,一是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围绕“六大产业集群”,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大抓落实。坚持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招商,扎实开展“百日招商”活动,累计接待考察100余批次,实现项目签约金额279.07亿元、市域外项目到位资金114.45亿元、省级项目到位资金65.1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2万美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05.31%、114.45%、103.38%和20.33%。二是对外发展步伐加快。成功获批陕西自贸区协同发展区,同意在铜川高新区设立陕西(铜川)台湾产业园,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外向度大幅提高。围绕“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西安研发、铜川转化”“关中建设、铜川增材”的发展思路,多次与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对接洽谈,已达成联动发展战略合作共识。中国西部创新港铜川创新谷建成运营,并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飞地科创中心、成果孵化中心和人才引育中心,不断提升发展合作水平。
在打造政策样板方面,一是强化激励引导。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航汽铝材料工业的意见》《关于支持光电子新型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财税金融支持中国(铜川)商业航天科技产业园发展的意见》等专项政策,重点在土地、金融、财税、厂房、人才等方面对高新区符合投资条件的重点产业和项目给予支持;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的若干措施》以及二十条《铜川市新区促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提出“人才编制周转池”“引进异地上市企业与本地上市企业同等支持”等政策,进一步提升创新资源吸引力。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智慧线上政务服务系统,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容缺办理、告知承诺”等制度改革,布局“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推行“先承诺后审批”管理模式,实施“多证合一”、电子营业执照和“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等便民举措,首创办税“实体+自助”一站式服务,工程项目审批最短压缩至59个工作日。
下一步,铜川高新区创建工作将坚持“以建促升、对标创建”,推动秦创原铜川创新中心深度融入关中协同创新整体布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培育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构建多层次创新载体与研发平台,培育孵化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科技政策供给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赵彤记者冯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