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能承载多少大象?
不久前,一路北上的云南亚洲象群备受全球关注。如今在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让它们再成焦点。
象群为何北上?作为栖息地,西双版纳能容纳多少野生亚洲象?其生态环境现状如何?
就这些问题,我们与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保护专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胡丽诗(Alice Hughes)聊了聊。
胡丽诗。受访者供图
谈云南象群
“大象在热带雨林里什么都吃”
新京报:作为亚洲象的传统栖息地,大象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主要靠什么为食?
胡丽诗:实际上它们什么都吃,在真正的森林里,大象的饮食范围很广,涵盖数以百计的食物种类,尤其喜欢香蕉这类高糖食物。但有一个问题是,它们很喜欢吃农户们种植的作物,因为更容易获得,这也是它们常会进入农田的原因之一。
西双版纳有270多头野生亚洲象,基本已经达到这片区域的可承载总量。它们北上的原因,我们现在并不确定。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原始栖息地出现食物短缺等情况,还有种说法是亚洲象本身就是迁徙性动物,以前常往老挝等地走,现在可能穿越边境存在一定难度,进而选择北上。此外,这也可能与象群数量增加、群体结构变化有关,首领变化可能导致迁徙方向的改变。
新京报:今年云南野象群北上引起世界网友的关注,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胡丽诗:中国政府在亚洲象的保护方面成果显著,实现了数量翻倍,今年这次象群北上,更让象群保护备受关注。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亚洲象只是成千上万个物种中的一个,关注物种多样性就需要考虑整体物种的保护,而不只是这一个物种。
云南是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拥有中国一半以上的物种,保护它们和保护大象一样重要,但对每个物种的保护策略不尽相同。大象对栖息地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它们喜欢雨林里更宽阔甚至退化的地方,因为它们体形很大,在雨林中穿梭并不方便。我们甚至可以说,为亚洲象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与保护西双版纳地区的热带雨林存在一定矛盾。
新京报:亚洲象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已提上日程,对于亚洲象保护,你有哪些建议?
胡丽诗:建立国家公园进行象群保护,规划时需要更具战略眼光,将所有生物看作一个整体,保护大象的同时,也不能伤害其他生物种群。
此外,尽管大象很难被装上追踪器,但我认为这是监测管理象群的最好方式,监测大象在区域内的移动、生活习性,对以后的保护工作将更有帮助。
备受关注的亚洲象群。图片来自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谈西双版纳
应关注传统农耕区域的退化
新京报:近年来,西双版纳的生态环境有何变化?
胡丽诗:西双版纳是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最北部。我们需要考虑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栖息地温度升高,很多热带雨林环境下的生物北移求生,这里将成为它们的最北一站。如果我们不重视保护这片地区,那些生物将无处可去。
经济作物种植是森林流失变化的主要驱动。2013年我来到西双版纳,那时橡胶的市场价格很高,很多地区以橡胶种植园取代雨林,不只西双版纳,整个东南亚都是如此。2015年之后,橡胶的国际价格开始走低,雨林的砍伐破坏情况逐渐趋于稳定。但当我们砍伐掉一片雨林,就意味着那片生态永远消失了。
我们想提醒大家关注西双版纳传统农耕区域的退化。
西双版纳的大米很有名,许多当地的两栖动物、昆虫等都依赖稻田环境生存,传统耕作方式对维持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但由于经济效益低,大量农户转向高收益的橡胶等作物,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利,而且农民收入也不稳定,甚至粮食安全也会受到影响。
新京报:如何看待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和保护雨林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胡丽诗:我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由于经济作用短期收益更高,虽然政府提出了保护雨林的措施,但当地居民还会在雨林深处偷偷砍伐。外表看起来,雨林面积并未减少,但实际上高质量雨林生态已经遭到破坏。
在马达加斯加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种蔓生长春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研究人员提取出的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对治疗肿瘤和白血病效果显著。我们常讲林下经济,原生热带雨林之下就潜藏着经济的可能。
如果为了生存一定要种植经济作物,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更丰富的种植种类,多种作物结合起来,增加生态层次,对涵养土壤也有促进作用。
谈COP15
地球正经历物种灭绝危机,要探讨造成现状的原因
新京报:大量生物多样性报告显示,我们没有达到预定的保护目标。你如何看待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体形势?中国情况如何?
胡丽诗:目前,地球正处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危机之中,物种灭绝速度超过之前任何一个时代,而这基本上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爱知目标”制定了2010年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其实就是为了阻止物种灭绝进程。中国实施“爱知目标”的总体情况相对较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刚刚发布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我们可以看到情况的改善。中国设置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能把区域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在一起,是可以推广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典范措施。未来,希望能将生物多样性评估纳入到工程建设的必要流程和手续中。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COP15大会的重要内容,我希望在这个框架里,我们不是只说目标是什么,而是要探讨造成现状的原因是什么。
新京报记者 马瑾倩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