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记忆》之中卫地毯誉海外
原标题:《中卫记忆》之中卫地毯誉海外
中卫历来盛产羊只,著名的中卫山羊和滩羊,所产的绒毛纤维细而柔 软,质地优良,是制作高级绒线的佳品。好毛出好线,好线出好毯。得天独厚 的羊毛资源又为中卫地毯添上异彩。
观赏中卫生产的仿古地毯,就像看到一幅色彩绝妙的立体山水画。栩栩 如生的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尽在其中,象征着福贵、长寿、多子的“佛手三多”更像浮雕镶嵌在画面上。中卫生产的手工栽绒地毯是誉满海内外的知名 产品,深受英、美、法、意、德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人民的青睐。
早在清朝同治年间,中卫就生产地毯,并闻名遐迩,是中国生产地毯的地区之一。
地毯是用柔韧性极好的棉纱股绳作为经纱和纬纱,在地纬上根据图案扎入彩色的褪毛纬纱构成毛绒,然后经过剪毛、刷绒等工艺过程制作而成。其正面密布耸立的毛绒,质地坚实,弹性良好,色彩协调,古色古香,花纹俏丽。在厅堂居室铺设既豪华气派,又庄重高雅,是传统工艺珍品。汉平帝时, 地毯随佛教由印度传入西藏。当时,专作拜佛垫用。清乾隆年间,西藏喇嘛以 藏毯进贡,引起朝廷重视,并在报国寺专设地毯传习所。
此后,地毯渐由宫廷 贵宅和庙堂寺院流入民间。据有关史料记载,“回族人善骑射,亦用羊毛绒织 成马鞍,以壮观瞻。更因西北各地盛产羊毛,所以当地人大半皆会编制毛 毯”。可见西北地区制毯历史悠久。清同治七年(1868年),地毯艺人金海师徒 二人,跋山涉水,从青海来到宁夏中卫,驻足县城南门,办起了地毯作坊。自此,中卫开始了制毯手工业。民国十一年(1922年),地毯艺人姚占彪等人在 县城草市巷办起毯坊,收施茂德、李定堂、邢吉祥等七名徒弟,一年可生产 400多条地毯,主要是马褥子、炕毯。
此后,又有王全兴、王有栋、王进刚、王福 义、张得彬等人办起毯坊。当时,这五家毯坊较为红火,后因苛捐杂税繁多, 1945年前后毯坊陆续关闭。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7月,随着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掀起,县城关福利厂组织地毯艺人刑吉祥等3人编制亚麻地毯。一年后成立了亚麻地毯车间。1961年, 地毯车间转归东方红公社红旗厂,有织毯工15人,5台机车,年产地毯3700 多尺。1972年,中卫县纺织社开发新产品,又将制毯工业掀起,当年生产出的 半成品地毯,由阿拉善左旗进行加工后打入国际市场。第二年,纺织社更名 为中卫县地毯合作工厂,设织毯、染线两个车间。由于地毯外贸出口的数量 不断增加,地毯厂将生产扩散到东园大队、城郊公社、城关镇、柔远公社等乡 村加工厂,同时,完善了各道工序,地毯平、剪、洗、造旧等工艺全部在厂内加 工。
1979年,国际市场机拉洗地毯兴起畅销,自治区外贸部门要求中卫生产机拉洗地毯,中卫县地毯厂又派人到河北遵化学习机拉洗地毯的制作技术。1987年给国家争创外汇,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厂长陶树清狠抓企业的第一期技术改造,建成了洗染大楼,增加了二梳二纺机,改造了洗染、供电、锅炉系统,扩大了生产规模,使中卫地毯厂达到年产3万平方米地毯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工点又扩大到37处,从事地毯加工的人员达2000人。这一年,共生产出口地毯15566平方米,出口创汇量占自治区出口量的三分之二。1988年出口地毯2.5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00万元、利税240万元,创汇200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438元,这个坐落在西北边陲 古城的制毯工厂,一跃而上,成为全国轻工系统出口创汇的一颗明星。
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中卫地毯发挥了民间传统工艺功不可没的作用。
猜你喜欢
1. 未来10年间,中卫市约15万人先后加入60岁及以上人口行列
2. 三观不合,中卫这对恋人能否携手到老
3. 《中卫记忆》中卫豆腐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