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丽江遗产传承丽江记忆
原标题:保护丽江遗产 传承丽江记忆
6月15、16日,《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篇上、下集)在央视CCTV-4频道播出,将这个因茶马贸易而繁荣,更以独特的纳西智慧创造了人与山水林木协调的古镇真实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选址独具特点,北依象山,西枕狮子山,东南和南面与开阔的平坝相连,既避开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迎春夏东南之风,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
(朱远灵 摄)
丽江古城依山就势而建,不求方正、不拘一格、自由灵动的随地势水渠建屋布街,房屋层叠起伏,错落有致;道路结合水系顺势而建,曲径通幽,活泼而充满灵气,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韵味,是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流水建成的杰作,也是一代代纳西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为“古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丽江古城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和成就。从申遗成功至今,25年间,丽江古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西南边陲小镇,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旅游名城。
(朱远灵 摄)
在保护与传承中砥砺前行
经过风雨洗礼的古老街道、错落有致的青墙碧瓦、承载历史遗迹的石桥……这是丽江古城的原始风貌,也是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为留住活态文化,坚守古城的根,实现旅游业开发和民族文化保护相得益彰,丽江古城走上了“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探索之路。
(杨寿福 摄)
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在加快智慧化建设的同时,通过打造民族文化示范窗口,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打造丽江的优秀文化品牌,实施名人故居纪念馆等遗迹的修复、人文景观建设和民俗文化展示等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民间及社会团结力量共同参与古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增强丽江古城民族文化凝聚力、创造力和传播力。
截至目前,丽江古城已经打造了方国瑜故居、恒裕公民居博物馆、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徐霞客纪念馆27个文化院落,丽江古城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得到了极大提升,取得了较好的舆论反响和社会效益。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 供图)
同时,丽江古城深入开展古城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展示等保护工作,加强对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民间工艺、传统服饰、节庆习俗等的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
和闰元是一名纳西族东巴画传承人,他在丽江古城里开设了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每天为游客免费讲解东巴文字、绘画、历史和传统风俗,教游客学习、书写东巴文字,他为此感到十分自豪。在丽江古城,还有很多像和闰元一样的人,正努力地参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树立“主人”意识,为保护古城立魂
“群众是古城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人,只有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能根本做好丽江古城的保护。”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丽江古城一直致力于引导古城居民和经营户自觉参与保护、树立主人翁意识,宣传动员古城原住民关注先贤祖辈留下的遗产,树立“古城原乡”意识,携手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和呵护自己的家园。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组织带动古城经营户了解学习传统民族文化,将自身经营项目与丽江古城文化、旅游产业不断融合创新,融入本地生活。通过树立“主人”意识,让丽江古城的氛围更加和谐,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鲜活。
在喧嚣热闹的丽江古城,有一座始建于1875年的纳西古宅,宅子的主人名叫李君兴,因在家中排行第六,当地人更习惯称他为“阿六叔”。他所守护的古宅名为“恒裕公”,如今是丽江古城的私立民居博物馆,每年都有不少游人来这里一睹古宅风韵。
古宅见证了丽江古城的风雨变迁,几经波折却从未易主。为何坚守?阿六叔认为这座古宅承载了他和家人珍贵的记忆,但更重要的他是要将这份厚重的文化传承下去。“院子是曾祖父所建,传到我这儿是第四代,到我女儿就是第五代了,在老宅里生活了几十年,我觉得我就像是它的‘守护者’,守住自己家族传统之‘根’,也守住了古城的一方文化。”阿六叔说。
(李亚 摄)
在政府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保护古城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牛庆生从小生活在丽江古城,一毕业便回到古城里从事讲解员的工作,工作之余,她也会承担起古城志愿者的责任。可以说从小到大,她成长的记忆里最多的便是丽江古城,所以她深深地热爱着这座古城。
“十分开心能够生在古城,长在古城,服务于古城,一直在这里见证着古城的变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把美丽的家乡介绍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在美丽的丽江古城等待大家的到来。”牛庆生说。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前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增强了人们文化自觉和自信,接下来,丽江古城将联合相关部门,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按照遗产组织的要求,加大对丽江古城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提升古城的人居环境、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丽江古城文化内涵。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