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何盛产百年老店?净因法师:佛寺长寿和每天做的四件事有关
编者按:2022年6月11日上午9点,由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财团法人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十愿智库、慧海文化协办的《2022年佛教管理文化论坛》开幕。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凤凰网佛教总编辑、十愿网总编辑崔明晨在开幕式发表致辞,来自全球著名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及佛教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论坛经过两天九场学术报告会,30余位专家学者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香港宝莲禅寺住持净因法师在论坛第六次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题为《拜四圣与禅院文化管理模式探析》的演讲,净因法师在演讲中阐述了佛教寺院每日功课拜四圣背后的深刻含义,即:此举代表了禅寺不可或缺的制度文化、忠义文化、感恩文化和心性文化,以此分别打造清众/普通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中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共同体”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共同体”,再运用心性文化的特殊功能,建立起一整套禅寺文化管理模式,确保禅院的良性发展。摘录编发主要观点如下:
香港宝莲禅寺方丈净因法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徐上杰)
文 / 净因法师
现代企业为啥短命?佛教僧团为何历千年而不衰?
依据《胡润百富》与《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统计,超过千年的企业,全球只有四家,分别是日本大阪金刚组、西山粟津温泉庆云馆、意大利Fonderia Pontificia Marinelli铸钟场和法国Goulaine Château de Goulaine;介于300-900年历史的企业有63家。到了近现代,欧美企业平均寿命是12.5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是30年。世界1000强的平均寿命是30年,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是40年到42年。反观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1993年以前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4年,而到了2000年以后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以上这些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
佛教僧团自公元前六世纪建立以来,以连锁店的模式由恒河流域传遍亚洲,经历2600年,直至今日仍以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遍布。不少人因而发出“千年寺院长存,百年企业少见”之感叹!中国企业为何如此短命?佛教僧团为何历千年而不衰?本文以香港宝莲禅寺为研究对象,以禅院住持拜四圣“偶像”为切入点,探讨禅寺文化管理要素,在禅院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僧团全体成员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历代祖师良苦用心,每天拜四圣就是禅寺文化管理模式的最佳诠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鉢,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记载了佛陀时代僧众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然后便是听闻正法、修习禅定。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讽诵经典的日常仪式逐渐出现,形成古印度“三启”的讽诵佛经仪制(作者注:古印度“三启”的讽诵佛经仪制:(1)颂扬马鸣所集的赞佛诗文《佛所行赞》,(2)正诵佛经,(3)陈述回向发愿),成为中国念诵法事的原始模式。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大型佛事活动可以追溯后汉笮融举行的浴佛节,此后,课诵在中国佛教中广为流行,有明文记载的课诵仪制,对后世佛教的影响极为深广。
目前各佛寺通行的朝暮课诵,经宋明的逐步普及,到了明末清初而成定形,成为所有寺院必修的功课,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本人于2015年接任香港宝莲禅寺住持后,每天早殿后,必须依祖传课诵仪规,礼拜四圣:韦陀菩萨、伽蓝菩萨、祖师菩萨和大圣紧那罗王菩萨,然后才能过堂用斋。每天拜完一尊菩萨后,心中便冒出一个疑问:历代祖师让天下丛林的方丈,每天都要拜这四尊“偶像”,到底有何深意?
今年春节期间,收到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锽教授的邀请函,看到“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模式”,我似乎有点明白历代祖师的良苦用心。
韦陀菩萨、伽蓝菩萨、祖师菩萨和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其实代表了制度文化、忠义文化、感恩文化和心性文化,是禅寺文化管理模式的最佳诠释。
拜韦陀菩萨:建立良好的制度文化,打造“利益共同体”
广州海幢寺韦陀菩萨(图片来源:十愿百科)
早殿后,礼拜的第一尊菩萨是韦陀菩萨。
据《悲华经》记载,过去劫转轮圣王有1000个儿子,同为兄弟,千子学佛后各个发愿,韦陀菩萨发了十大愿,第二愿为“护持正法愿”,菩萨的第五大愿为“末后成佛愿”,韦陀菩萨一直在护持正法,不仅如此,韦陀如童子,表示对佛教怀有赤子之心;手持金刚降魔杵,表示有能力摧邪辅正、除魔卫道。韦陀菩萨因而成为四天王的三十二将主帅,“韦驮为其上首,各统所部鬼神,即八部之属,救护万国,摧邪护正也。”
韦陀菩萨护持正法的主要方式是建立禅寺的制度文化管理模式。就个人层面而言,韦陀菩萨确保佛陀制订的戒律得到严格的遵守。韦陀第七愿(调伏余众愿)对此有如下描述:
“有诸众生,五浊恶世能作五逆,毁坏正法,诽谤圣人,行于邪见,离圣七财,不孝父母,勤行十恶。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悉当拔出于生死污泥,令入无畏涅槃城中。”
韦陀菩萨逐渐成为僧人严持净戒的守护者,进而成为寺院文化管理的一大特色。这在《缁门崇行录》中有生动的描述。南北朝(齐)时,僧远住梁州薛寺,不守戒律,喝酒吃肉。忽然梦韦陀菩萨愤怒指责说:“你是出家人,这样造恶业,怎么不拿镜子自己照一照?”早晨起来,自己照一下,见两眼边缘现暗黑色,以为是灰尘,用手去抹,眉毛随手脱落。大惊,反省自责,痛改前非,从此穿旧衲衣,破鞋子,吃长素,只正午吃一顿饭。早晚忏悔,沉痛流泪。过了一月多,又梦见韦陀菩萨笑着对他说:“能认识罪过,又能改过,算得是有智慧的人。现在赦免了你!”他又惊又喜,醒后遍身出汗,面目有光泽,眉毛又重生出来。他亲身经历这两种业报,便深信三世因果绝非虚假。由此至诚地依教奉行,没有倒退现象,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高僧。
如果说犯戒会受到惩罚,那么忏悔得清净则是制度文化的终极目标。《神僧传》对此有如下诠释,“净梵比丘累经劫数讲法华经,即遣使送归。一日禅观中合众皆见金甲神人胡跪师前,又在他处忏期蒙韦陀天点检,大众中有戒不严净者,先以预定后果忏法不全。时姑苏守应公有婢为崇所恼,请师授戒,其妖即灭。葛氏请施戒荐夫,见夫绕师三匝而去。待制贾公见师道行,即补为管内法主,师住持十余年,亡后焚躯有舍利五色。”
对集体(常住)而言,韦陀菩萨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据《现果随录》记载,清朝时有一位沙弥,向一位老比丘借银五钱,完成受戒。四年后,老比丘去逝时,这位受戒僧梦见韦陀菩萨命令他归还这银两,并说:“本钱虽是五钱,加上利息,应该还二两。”受戒僧说:“和尚已经逝世,还给谁呢?”韦陀菩萨说:“和尚不在世,你可送到灵隐寺,了却这公案。”该僧醒后,便将银两亲自送到灵隐寺,说明情况。该寺住持鸣鼓召集僧众,说明这件事,希望大众要谨慎因果,并说:“我们寺中目前正进行修建,钱粮的收支数目很大,所以韦陀菩萨特用这件事对我们作警诫!”
事实上,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韦陀菩萨早已成为寺院制度文化的化身,无论是结夏安居、荒年外出化缘、工程开工,还是僧众请假、休假、销假,都要到韦陀菩萨前请示或告香。韦陀菩萨早成为禅院制度文化的守护者。禅院住持每天拜韦陀菩萨时,便提醒自己,对清众/普通员工而言,最迫切的需要是为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制度文化,使每一个人有法可依,违法必纠,在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基础之上,打造“利益共同体”使之成为禅寺发展的基石。
拜伽蓝菩萨:以忠义文化打造“责任共同体”
上海玉佛禅寺伽蓝菩萨(图片来源:十愿百科 摄影:玉佛禅寺)
早殿后,礼拜的第二尊菩萨是伽蓝菩萨。“伽蓝”,即“众园”,是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也就是寺院的通称。保护伽蓝(寺庙)的神有十八种之多,以伽蓝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这与关公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三国时期的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不仅成为儒、释、道三家共同的文化符号,更成为最具影响的民间信仰文化,甚至在海外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造成武圣关公庙在海内外数量及规模远远超过了孔子的文庙。关公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强的符号,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为全世界所公认。
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以关公形象为代表的伽蓝菩萨的风俗。禅院住持在礼拜伽蓝菩萨时,便提醒自己:对中层管理人员而言,最迫切的需要是为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忠义文化:“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鼓励中层管理人员,忠就是尽心为常住、为佛教而谋;义就是同事相处,要有情有义。以忠义文化打造“责任共同体”,使之成为禅寺发展的中坚力量。
拜祖师菩萨: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打造“道德共同体”
雪峰禅寺祖师殿(图片来源:十愿百科 摄影:王子轩)
早殿后,礼拜的第三尊菩萨是历代祖师菩萨。
早在1988年,赵朴初居士给中国佛学院授课时,便以“知恩报恩”来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精髓。就儒家而言,感恩文化既是受恩者的一种道德义务,也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一种道德标准;就佛教而言,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维护佛教因果律的体现。禅院住持礼拜历代祖师菩萨时,便提醒自己,对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最迫切的需要是为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感恩文化,以感恩的心对待错综复杂的人、事、物,矫治扭曲的生命价值观,促进人际关系和顺,增进个体身心和谐,在营造良好的感恩文化基础之上,打造“道德共同体”,使之成为禅寺发展的核心力量。
拜大圣紧那罗王菩萨:以平常心服务大众,锻造心性管理的最高境界
监斋菩萨,即紧那罗王菩萨(图片来源:十愿百科 摄影:耀相法师)
早殿后,礼拜的第四尊菩萨是大圣紧那罗王菩萨。
据《大圣紧那罗王所问经》记载,大圣紧那罗王(Druma-Kinnara-rāja)与无量之紧那罗、乾闼婆、诸天、摩侯罗伽等,共自香山来诣佛所,于如来前弹琉璃琴,大迦叶等叹言:“此妙调和雅之音鼓动我心,如旋岚风吹诸树身,不能自持。一切诸法向寂静,如是乃至上中下,空静寂灭无恼患,无垢最上今显现。”由此可知,紧那罗不只一位,而是一个群体,有男有女,男性长一马头,善歌;女性相貌端庄,善舞。他们常出现在佛陀说法的法会上,如同一个音乐团队,以音声作佛事,协助佛陀传播正法。这个音乐团队的队长被称为大圣紧那罗王,常出现在印度和中国寺院的厨房中,被称为监斋使者、监斋大士、监斋菩萨,专门管理厨房,而成护法神之一。
在民间流传着如下故事:有一座寺庙里,遭到了强盗的抢劫骚乱,眼看就要危害了三宝道场,当时寺里的出家人,都想不出退盗之计。就在这时,厨房里一位伙头师傅,拿了一把大铲子出来,一下子就把强盗都赶跑了;之后,这位出家人也不见了踪影。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圣紧那罗王菩萨,也就因此和厨房结上了关系。从表面看来,善长音声作佛事的大圣紧那罗王与负责厨房的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好像没有必然联系。然而,若从心性文化入手,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自古以来,圣人用乐教与礼教相结合来治天下,周公制礼作乐,孔子也主张“安上冶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目的是以“礼”约束外部行为,以“乐”调和内在情感,使人身心达到和谐的境界。佛教更是以音声作佛事,以从清净心、慈悲心中所流露出来的微妙清净的梵音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真善美的音符,达到化世导俗、净化人心的目的,这就是心性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讲,紧那罗王在法会前演奏的梵音,具有调整与会者心性的功能。禅院住持礼拜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时,便提醒自己,心性调整好了,分别心就会减少,在常住中便会不再计较职位之高低。无论是惠能,还是紧那罗王,都是以平常心服务常住,心甘情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厨房砍柴、担水、做饭,这正是心性管理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历代祖师订下礼拜四圣的功课是有深意的。以拜四圣“偶像”为手段,引导人内观反思。韦陀菩萨、伽蓝菩萨、祖师菩萨和大圣紧那罗王菩萨其实代表了禅寺不可或缺的制度文化、忠义文化、感恩文化和心性文化,分别打造清众/普通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中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共同体”和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共同体”,运用心性文化的特殊功能,建立起一整套禅寺文化管理模式,确保禅院的良性发展,使僧团全体成员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闫秀勇 PFO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