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的墓园婚礼
碑文上4044个名字整齐排列,他们都是离开世界的往生者,却用遗体捐献的方式,将自己的一部分留在了世界。纪念碑前,花团锦簇、彩带飘扬,鲜花装饰着拱门,柔软的地毯拉出一条彩带,通向碑前的舞台。
今天是65岁的陈茂秀和74岁的易泽成的婚礼。婚礼与陵园,红事与白事,出现在同一个场景里,毫无违和地进行。
陈茂秀说,红白相冲也无所顾忌,因为百年之后,他们就会长眠在这里。
▲婚礼仪式现场
她,一次偶遇引发的“临终思考”
65岁的陈茂秀好像回到了少女时代。
这是她第一次穿上婚纱,圆了年轻时的梦想。但这场婚礼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地点选在了重庆璧山西郊福寿园内的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4044位捐献遗体或器官的往生者,认识或不认识,都是他们的嘉宾。
遗体捐献、陵园墓地,这些元素让陈茂秀做好了被人用异样眼光打量的准备。婚礼当天,她亲耳听到路人的冷语:“在这里结婚,有啥子毛病?”
陈茂秀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情操高洁的模范。退休前,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退休后,甚至不知道遗体捐献为何物。
2008年汶川地震,她去了一趟三峡广场,看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灾区募捐。一向热心肠的她掏了钱包,还帮志愿者们做起了义工。忙了半天,她才试探性地问了一句:“红十字会,平时都干些啥?”
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了很多,募捐、救灾……甚至还有“遗体捐献”。这个细节吸引了陈茂秀的注意。人死之后,把器官捐给需要的人,救一人甚至救几人的命。遗体再送到医疗机构、医科院校用以解剖研究。
▲婚礼仪式现场
“这个有点意思。”不信鬼神的陈茂秀,把这事记在心头,当成了大事。她的想法很简单,人死后,身体便只剩一副皮囊,成灰入土,不留痕迹。但如果自己遗体能发挥价值,那便算得上不一样的意义,甚至是给世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2011年7月11日,是陈茂秀丈夫逝世十周年忌日,她想了个特殊的方式,来纪念这个陪了自己半辈子的人。早上8点,她打着电话,一路问到重庆市红十字会,希望捐献全部器官和遗体,但工作人员却要求她必须经过家人的同意。
陈茂秀当着工作人员的面,拨通了在万盛做交巡警的儿子的电话。
“儿子,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你记得不?”
“我记得,爸爸的忌日。”
“是十周年忌日,妈妈有个重要的决定!把遗体捐赠了,说不定能帮人,你同意不!”
儿子有些错愕,但片刻的思考,他支持了母亲的决定。
“妈,我支持你,以后我也捐了!”
办完手续,她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很多朋友。之后,便成了遗体捐赠最坚实的支持者,身边的人,几乎都受过她的劝说。
有人无法接受:“死了还要被千刀万剐。”但更多的人被陈茂秀影响,开始了“临终思考”。她最好的朋友高嬢嬢被说服,成了遗体捐赠者;另外两个熟悉的后辈,刚刚新婚度蜜月,也用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的方式,来庆祝婚礼。
陈茂秀不仅带动朋友签,也参加各种公祭、宣传活动。她以为自己是一名志愿者,没想到竟闹了个大乌龙。只顾着宣传、倡导遗体捐献,她甚至忘了加入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组织。得知“真相”,陈茂秀有些光火。但随即又做了一件仪式感颇强的事情。
2015年4月16日,在年满60岁的前十天,陈茂秀参加了红十字会志愿者组织,成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队长。
▲婚礼仪式现场
他,墓园“相亲”歪打正着
婚礼上,易泽成用近乎虔诚的动作,郑重地为爱人戴上戒指。指环上的钻石,闪闪发光。老易看见面前的人爱惜地抚了抚,他记得,买来这枚戒指时,对方既欢喜又心疼地说:“4000块呢。喊你别买,浪费钱。”但他觉得自己这事做得漂亮,钱花得也值,因为这是陈茂秀这辈子第一次戴上钻石。
怎么个值法?易泽成滔滔不绝地开始“撒狗粮”:“她这么优秀的人,又正直,又大公无私,还很有奉献精神,哪里找哦?”“浑身正能量,你说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是不是知音难觅?那肯定要跟随心意,浪漫一次。”
更奇特的是,他们首次见面的地点,一点也不比婚礼的地点“差”。
4年前,朋友介绍两人认识。但因陈茂秀忙于红十字的志愿服务,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给他。后来,陈茂秀正好要在南山陵园参加一场遗体器官捐献和缅怀纪念志愿活动。易泽成要求见面,她“顺便”就邀请到活动现场来。
▲婚礼仪式现场
好不容易见面,却没来得及谈个人感情。“她甩了一件志愿者红背心给我,让我在现场搭把手。”老易接过衣服,像模像样地干了起来。易泽成当时并不知道,正是自己毫无推托地帮忙。给陈茂秀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第一印象满分100分,她给我打了60,算是及格了。”
还是在墓园,易泽成被陈茂秀另眼相看是第二次见面。“两个月后,我又陪她去了器官遗体捐献宣传的志愿活动。”活动结束,易泽成悄悄告诉她,自己也填了申请表,也要捐献。
陈茂秀告诉他,这一次,他印象分瞬间从60分飙升至85分。
“我绝对不是想借签遗体捐赠来讨她欢心。”老易说,很早自己也有过这个想法,但一直没找到门路。想不到“相亲”倒让他遇到了“行家”,找到了“组织”,了却了愿望。
他们
有关生死的“陵园喜事”
观念不谋而和,关系自然熟络得很快。
那个年代的人羞于谈爱。但在一起的想法,二人心照不宣:一个由衷热爱志愿者工作,走到哪里都不忘宣传器官遗体捐赠;一个认同支持她的想法,也身体力行加入志愿者队伍,随时随地做好“后勤保障”。
相识到相知,两人动员超过1500人办理了登记捐献,参加红十字会、社区组织开展的宣传活动数百场。陈茂秀说,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关于生死的故事。
2020年春节,一位遗体器官捐献者和妻子双双患病,身患严重肾病的丈夫在回家帮妻子取拿生活用品的路上突发疾病去世。不清楚情况的邻居将他送到殡仪馆,后来通过民警才联系到生病的妻子。
妻子得知噩耗,第一时间联系到陈茂秀。她最担心的是丈夫的遗体不能顺利捐赠,无法完成他的愿望。最后,因为遗体死亡时间过长,眼角膜等器官过了移植的最佳时间。妻子万分愧疚地向陈茂秀道歉,陈茂秀感动不已。“选择捐赠之人,是有自己的坚持的。”
▲婚礼仪式现场
2021年春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也是遗体捐献者罹患胰腺癌。病痛花去他了大部分积蓄。他捐献了一对角膜,还把剩余的积蓄,捐献了5000元给红十字会,5000元给一家敬老院。
……
这样的故事,两人可以讲出许多许多。每一个捐献者,都值得被缅怀和尊敬。
当陈茂秀提出在陵园办婚礼的想法时,易泽成唯一的犹豫是:“低调了一辈子,老了来‘高调’地出次风头,好不好哦?”
仅凭一句话,陈茂秀就成功地说服了他。“我们就是要打破世俗观念。当一个婚礼,一件大喜事都可以拿到纪念陵园去办,死又有什么好忌讳的呢?”陵园里的4044个名字珠玉在前,他们只是向先行者致敬,以求能有更多后来者。
▲向纪念园献花
想法统一了,更多细节被敲定。易泽成告诉妻子,他不想收礼金,不想大摆宴席。陈茂秀掏出手机:“你看,别人给我发的红包,我都退了。”
有人说他们“炒作”。“炒作总要图个啥?我们有退休工资,能养活自己,这婚礼也赚不了钱。”易泽成说。
“这是一场大爱的接力!”正如市红十字会组宣部部长秦红梅在婚礼致辞中向这对志愿者送上的祝福。
婚礼是两位新人向4044名遗体捐赠者的致敬,致敬他们在生命终点用自己的身体,挽救别人的生命,促进医学研究的大爱。
▲来宾合影
后记:
当一条鲸鱼死去,尸体沉入海底。这个过程,被生物学家赋予了一个孤独又浪漫的名字——鲸落。鲸落海底,哺海底众生十五年。
在陈茂秀与易泽成看来,和世界正式挥手道别前,那些人尽力给予了世间最后的无私和温柔——他们签下协议,按下红手印,捐出器官和遗体,完成了人间的一次“鲸落”。
4月清明开始,陈茂秀和易泽成的日程排得很满,4月1号公祭;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活动……他们说,婚礼只是形式,让更多人知晓器官遗体捐献才是目的。践行公益,成为了老两口都很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
“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器官会被用在什么人身上?”这个问题,让两人思索半晌。
“原来是想,如果可以,看器官能不能捐献给警察。”陈茂秀的儿子是警察,她太明白这个职业自带的风险。她说,给别人宣传得越多,想法也逐渐变了。“不再考虑捐给谁。因为不管是谁,都是生命的延续,都是一样的贡献。”
这个问题,易泽成想得更多。“如果再过几年,器官伴随年龄增大功能减退捐不了了。我更想把遗体捐赠给医科大学,让那些教授学生去破解更多医学之谜。”
“你说,我们俩的器官会不会被巧合地安放在另一对夫妻身上?”采访的最后,二人畅谈着一个需要很大机缘才能实现的可能。
岁月迢迢,他们依然不减期待——跨越时间的长度,生命的禁锢,两个人能在未来的时空,用一种特殊形式,再次相遇。
上游开云网页版 重庆晚报慢开云网页版 记者 彭光瑞 周荞 实习生 母力文/文 任君/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