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广西的“广”指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疑惑,中国的省份很有意思,河南河北的“河”指黄河,湖南湖北的“湖”指洞庭湖,山东山西的“山”指太行山,那么广东广西的“广”指什么呢?
几经查找,小编终于得出答案,原来这个“广”指的是梧州市。可是以梧州区分东西两省,为什么会得名广东广西呢?这个故事就要从西汉武帝平定南越开始说起了。
大秦统一六国之后,派出大将南征百越,当时设立桂林郡、象郡,并没有广东或者广西这样的地理概念。秦灭之后,大将赵佗派兵据守各路隘口,独霸岭南,自此建立南越国与中原朝廷分庭抗礼。
西汉建立后,这种汉越对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武帝时期。而武帝何许人也?北击匈奴、拓土千里,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南越朝廷雄踞帝国南陲?于是在元鼎五年派出大军往征南越,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南越很快被西汉并入版图。
与前朝不同的是,这次汉武帝一下子设立了9个郡,辖地囊括今天的两广,而管理这九郡的治所就设立在今天的梧州市万秀区。
当然那个时候还不叫梧州,为了贯彻皇帝“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的旨意,当地官员便将治所命名为“广信县”。此后这个名字便在两广行政范围的划分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信县地处古南越国的中心位置,漓水和西江在此交汇,地理优势十分明显。在那个陆上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广信作为岭南首府,在治理南中国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汉的交趾部、东汉的交州均设治所于此,今天的广州市也好,南宁市也罢,尽管如今是千万人口级的大城市,但在广信为南国要冲的年代连个小村落也算不上。两汉以后,岭南的行政格局大体没有太大变化,直到宋朝时两广分治。
严格来说,广东广西的称谓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代的省级行政单位称为“路”,如今的两广在当时统称为广南路。但是广南路地域辽阔,辖区内文化差异很大,为了更为有效地管理,宋朝皇帝决心把它一分为二,选择的分界点就是赫赫有名的广信县。
从此,广信县以东称为“广南东路”,以西称为“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广西”,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今天的“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