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原标题:甘肃武威: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甘肃武威: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7月3日上午,在甘肃(武威)国际陆港木材加工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全市下半年重大项目开工活动举行,这标志着武威市再次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下半年,武威市开工重大项目117项,总投资194亿元。
7月5日,“创业中华·筑梦陇原”侨领侨商武威行主体活动大会在武举行。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国内国际双向互动,大会招商引资和公益捐赠取得了丰硕成果,征集落实招商引资项目97项、总投资300.5亿元,涉及民生领域、教育系统、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而在今年年初,在武威伊利乳制品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全产业链服务项目现场,武威市举行了2022年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一季度集中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16项、总投资8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90亿元。
6月14日,武威市举办绿色生态产业暨国际陆港外向型经济云招商推介会,特色农产品、食品加工、奶产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信息产业、特色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45个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签约,签约资金66.6亿元。
今年以来,武威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在寻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稳、乘风破浪,主动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县域””行动,着力在加快建设“六个新武威”建设进程中努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福祉持续增强……
走进民勤县红沙岗工业集聚区,成片横竖成行、整齐排列的光伏支架、光伏发电板与天相连,宝蓝色的光伏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国能民勤红沙岗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几十台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打桩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将一根根水泥桩基打入土地中。
“此项目总投资9.9亿元,计划建设1座容配比1.2:1交流侧容量20万千瓦光伏电站,预计9月30号完成全容量配网发电。”中铁十八局二公司红沙岗光伏发电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胡瑞介绍说,国能民勤红沙岗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37356.30万千瓦时,充分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支撑、积蓄新动能。
武威境内太阳能、风能资源充足,是河西电网的重要支点,也是西北清洁能源向中东部地区输送的重要能源通道,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今年以来,武威市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7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4个,新增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500万千瓦。先后引进华电集团、亿利集团、嘉寓国际等多家大型央企和知名企业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太阳能、风力发电等项目。同时,结合新能源资源开发与产业培育融合发展需求,将省里下达的200万千瓦风光电建设指标配置到远景能源、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11家企业,配套风光电装备制造、氢产业、储能等协同产业项目13项,总投资72亿元,全力打造河西走廊新能源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武威不仅有充沛的产业基础,还有优良的营商环境与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很短的时间就办理好前期需要的各种手续,这是真正的‘武威速度’。”位于黄羊工业园区的武威海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生物项目工程师胡旭林对记者说,武威市不仅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而且在手续办理过程中,相关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电话随叫随到,这种优质的服务强有力地推进了项目的快速建设。项目投产后,将有力带动本地禽畜养殖、运输、包装材料等上下游行业发展,促进本地经济健康发展。
武威市坚持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对重大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和倾斜支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行容缺受理、承诺办理、不见面审批、“绿色通道”等模式,实现在线办理政务事项“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硬化道路直通村民家门口,一栋栋别致漂亮的小洋楼拔地而起,一座座白墙绿瓦的农家小院设施齐全。
从天祝县朵什镇搬迁至松山镇德吉新村的付生财感慨地说:“告别漏雨潮湿的土坯房,是我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过上了新生活。”在凉州区金山镇崖湾村,处处皆是风景,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101号住宅的王承贵一家,是最早报名搬进新房子的住户。“以前住在山跟前,又是几十年的老房子,住着也不安全,而且产业单一,一年到头辛苦耕种,收成仍不见多少。”回想过去的光景,王承贵记忆犹新。“搬到这里后,人住在路南面,养殖暖棚在路北面,不仅住得好,还有致富增收的好产业。”王承贵说。
俯瞰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星罗棋布,阳光照耀下,戈壁滩好似泛起粼粼波光。
在这里,戈壁变成了沃土,来自江南水乡的瓜果蔬菜,因为科技的“牵线搭桥”,完美适配于飞沙走石之间,助力山区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这里,培育引进的新品种,附加值大大提升,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销往五湖四海。
“我们不仅种出了火龙果,还有草莓、彩椒等高端果蔬。” 武威市古浪县博裕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兴和说,水肥一体化、自动控温,全自动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新品种落户黄花滩。得益于戈壁滩独特的光热条件,新品种通过错峰销售,市场价格四季不打折。
栋栋大棚硕果累累,笑容洋溢在农民脸上……戈壁滩从未出现过的现代农业设施,为移民区带来了发展希望,也引领山区移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合作社、品牌、附加值,这些曾经十分陌生的词汇,渐渐成为移民群众熟悉的热词。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武威市坚持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深度构建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走好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就业稳,则本固。
武威市人社部门不定期派出市区联动就业服务小分队,深入市内企业宣传就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商户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提供合适的见习职位,提升适龄青年就业质量。
一季度以来,累计促进企业用工2.2万余个,形成青年见习基地31家。下棋、练书法、打乒乓球……老人们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新体验”。
2021年,凉州区建成荣华、东关、东大、西大、西关、宣武、火车站7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全托照料、日托照料、助餐康养、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基本医疗等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楼还是那栋楼,房还是那套房,但家在凉州区东小井社区的居民们感受却完全变了个样:楼道焕然一新,管网提升改造,环境赏心悦目,院内道路平整……“不买房不搬家,老房转眼变新房。”提起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居民们赞不绝口。
改造了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打通了“断头路”,新建了城乡便民市场和停车场,新增了公园绿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武威市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努力方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不断加大对民生各项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步一个脚印,把一个个事关民生福祉的项目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经济日报记者 赵梅 通讯员 孙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