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探索存量时代都市区有机更新路径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
原标题:渝中:探索存量时代都市区有机更新路径 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1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内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199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并相应采取30项激励支持措施。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效明显的地方通报名单中渝中榜上有名。
渝中作为重庆“母城”、主城核心,是重庆唯一城镇化率100%的行政区,20.08平方公里的陆域空间生活着58.9万常住人口,住宅建筑总面积约2329万平方米,其中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1076万平方米,占住宅总面积46%以上。
近年来,渝中区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以纳入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为契机,完成棚户区改造2.5万户、面积145万平方米,完成24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正在推进48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万余套(间),走出了一条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要抓手的城市更新路径。
YU ZHONG
24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焕发新生
为居民“改”出幸福生活
渝中区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纳入城市提升重要专项,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渝中区城市提升领导小组,并实现政府、社会、居民三位一体、协同发力。
老旧小区具体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渝中区选择让小区居民自己说了算。“改造之前街道、社区就通过院坝会、上门入户等方式,让居民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意见。”双钢路小区居民陈有足告诉记者,要不要多栽花草、要不要再增加一些健身设施,这些都由居住在小区的居民说了算。
政府“送菜单”、居民按需“点单”,让老旧小区改造中多了许多温度。如今,除了环境变得干净又美丽、隐患一一被消除,老旧小区改造中还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需要,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为居民构建起了“十分钟生活圈”,让包括陈有足在内的所有居民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双钢路小区的成功改造不是偶然。近年来,渝中牢记“国之大者”、做细“民之小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重庆市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有关工作部署,推动老旧小区全面“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自2018年启动以来,截至目前渝中区已完成24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正在推进48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规模全市第一、全国领先,成为超大城市中心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获得中宣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中央部委充分肯定,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
根据工作安排,2022年渝中将启动约17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期间拟改造完成除征收外的所有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接下来,渝中区将继续坚持“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十五字基本方针,以微更新、微整治为主要手段,进一步消除隐患、完善功能,既重“面子”又重“里子”,让老旧小区成为写在城市里的“方言”和“乡音”,确保民心工程更有成色、民生幸福更有质感。
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6万套
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职住需求
近年来,渝中区聚力发展金融服务、商贸服务、文旅服务、科创服务、健康服务、专业服务六大重点产业,吸附了大批服务业“新市民”。
保障流入人口的职住需求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的重要任务。2021年,渝中区坚定不移推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以盘活存量为主、改建和新建为辅,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6万套(间),满足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职住需求,实现了在渝中“租得到、租得起、租得好、租得稳”。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做法在全市具有引领性、示范性作用。
袁野是重庆赛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法律顾问,2021年底,因工作安排从外地来到渝中,公司为他申请了位于中山四路的建融家园人才公寓。袁野说:“去年底我来重庆上班,公司第一时间申请了人才公寓,这里家具家电齐全,并且出门走几分钟就到地铁站,上班很方便。”
渝中有许多因为工作来到这里的人,如何让他们能够安心居住、安心工作,是渝中做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的重中之重。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住保科科长李海介绍,通过国有平台公司提供闲置房源,全面摸排全区租赁住房需求、关注要素、存量土地、房屋资源情况,形成《2021年渝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调查报告》,并重点在“一点四区”,即轨道站点、产业园区、商业办公区、校区和院区(医院)周边,选择配套健全的闲置楼宇,引入成熟市场运营主体,集中打造了户型50平方米左右的人才公寓,实现与保障人群租住需求的完美适配。2021年,渝中区共筹集的16个项目中盘活存量项目11个,改建项目5个。
房子有了,如何确保市民能租得起?渝中区制定了《渝中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细则》《渝中区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分类扶持”稳定租金价格。其中2021年租赁住房租金单价为27元/平方米/月,同比增长3.6%,涨幅在合理区间范围内。
同时,渝中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银政企合作,引导多方主体参与,探索市场化运营路径,渝中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满意度、租住满意度分别达到98.6%、99.4%。
李海说,下一步,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将紧紧围绕“租客能负担、企业可持续、业主享收益、城市有提升”目标,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协作,积极探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切实缓解渝中住房突出问题,更好满足新市民、青年人最关切的住房需求。
搬迁安置涉危居民4.9万人
棚户区改造家庭旧房换新房
五一技校家属区棚改片区涉及住户664户,面积4.09万平方米,其中部分房屋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房屋砌体风化严重,局部存在裂缝,经鉴定属于C级危房,居民改造意愿强烈。
作为2021年度唯一的成片改造项目,渝中区高度重视,把“改不改,让居民说了算;谁先改,让票数说了算”作为棚改工作基本原则,积极探索“政府搭台、居民自愿、居民参与、居民决策”的自主搬迁方式,将政府主导变成了群众自治。
在五一技校家属区棚改片区征收过程中,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还通过入户宣传、现场公示、电子投屏等方式确保工作公开透明,将改造的决定权和监督的主动权交到居民手中,让居民充分感受到“阳光棚改”,并尊重棚改居民意愿,受到居民赞许。
“渝中作为重庆‘母城’,有着特殊的区情。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城市发展方式发生的根本转变,立足渝中大规模开发建设基本结束这一客观实际,统筹推进棚户区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征收科科长蒙明赋说,区住房城市建委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严格落实“六严禁”要求,着重解决C、D级危房安全隐患,进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标准和范围,以局部针灸式“微改造”为抓手,坚持“留改拆增”并举,带动了老旧片区整体焕发新生机,变城市“灰空间”为“打卡地”,成效显著。
通过深入推进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探索存量时代中心城区发展新路径,2013年至今,渝中区累计完成棚改约145万平方米,整治C、D级危房1.4万户,搬迁安置涉危群众4.9万人。全区2.5万户棚户区改造家庭实现“危房消隐患、小房变大房、旧房换新房”,推动了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全面提升,工作成效得到社会各方高度肯定。
下一步,渝中区将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精心谋划抓部署,扎实推进促成效,全面保障住房安全,切实提升居住品质,推进老旧小区焕生机、城市生态展新颜,画出群众安居和城市更新的最大同心圆。
总编辑:丁政义
副总编:余满生
责编:宋国萍
记 者:姚延洋
编 辑:吕松泽
校 对:孟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