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不通往昔成风
滇东北的昭通,古称朱提、乌蒙,属于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昭通市辖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约560万,居云南省第三,仅次于昆明和曲靖。总GDP排名云南第七,为1194亿。但人均GDP极低,排名云南省倒数第一,人均GDP仅有2.1万元。这让人很难相信,昭通历史上是云南的三大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大理、昆明、昭通)。
昭通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与四川连系在一起,古代称为朱提,传说古蜀王杜宇之妻梁利即是朱提部落族长之女。秦汉之间为夜郎国之地。西汉时期,汉武帝开拓西南夷,建元六年(前135年),西汉王朝在此设朱提县,昭通首次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自西汉建元六年至唐天宝年间,今昭通以“朱提”冠名,或为县治,或为郡治,或为犍为南部、犍为属国都尉治所,前后达800余年。这一时期,昭通先属于益州管辖,后又成为剑南道的属地。
唐玄宗时期,南诏国在云南地区崛起,今昭通地区成为唐宋与南诏国及其继承者大理国的争夺之地。昭通与中原地区由于长期战乱,关系开始有所疏离。这一时期虽名义上属于剑南道和潼川府路(梓州路),但实际上中原王朝对这一地区并没有多少实际的约束力。
元代蒙元覆灭大理,昭通地区重归中原王朝治理。元朝在此设乌蒙府,属于云南行省辖地。到了明代,乌蒙府再次划归四川布政司治理,直到清雍正时期。雍正九年(1731年),鄂尔泰在完成改土归流后,建议将乌蒙改为昭通,并划归云南管理。鄂尔泰建议改名昭通的理由,是乌蒙乃“不昭不通之甚者也”,故应改名昭通。其意为“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雍正准奏,同意乌蒙府改名昭通府,并将其划归云南。
昭通是否昭明,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评论。但昭通在古代是川滇之间的交通要地,这一点应该是没有异议。早在先秦时期,四川盆地通往缅甸、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即经过这里。秦汉时期通往昆明的五尺道,昭通也是必经之地。后来的川滇盐道,昭通也是无法回避的交通要地。
由于其在川滇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古代的昭通(朱提、乌蒙)是川滇交界处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是一片繁荣之地。明清时期,东川一带铜矿开采的兴起,更是让昭通成为中华帝国重要的财税基地。哪时候的昭通,无疑是光彩照人的。哪么是什么时候,昭通开始沦落到了云南倒数第一?
要说昭通的沦落,就得从成昆铁路说起。新中国建立后,在1952年,为衔接建成的成渝铁路和在建的宝成铁路、打通中国南部对外通道,中国政府开始研究成都至昆明铁路线路走向。1953年,原铁道部西南设计局成立,开始研究成昆铁路的线路方案。经过选线专家们的徒步踏勘和地质研究,成昆铁路工程形成西线、中线和东线三大线路走向方案。
其中东线和中线都要经过昭通境内,东线经过水富、盐津、彝良和昭通市区,中线则经过昭通西部的绥江、永善、巧家。但出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需要,成昆铁路最终选择了经过四川凉山州的西线方案,昭通成为被铁路遗忘的地区。从此川滇之间的交通全面西移,昭通成为了川滇交通中的边缘地区,受制于交通状况的落后,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逐渐落后于云南其他地区。
昭通的交通落后状况,直到本世纪初内昆铁路的建成,才开始出现改观。1998年,搁置近半个世纪的内昆铁路恢复建设,2002年内昆铁路正式建成通车。时过三十多年,昭通终于迎来了迟到的火车。在这之后,再加上云南省加强水富港的建设,昭通的经济才终于坐上加速的列车。虽然昭通市的人均GDP仍然在云南倒数第一,但其增速则位列云南前列。2019年以9.8%的实际增速,在云南十六个市州中,与保山市一起在经济增速第六的位置并列。在云南新的铁路规划中,昭通的地区枢纽地位明显加重,渝昆高铁、丽攀昭、黔毕昭等铁路在此相接,昭通有望重回川南、滇东北、黔西地区交通中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