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民俗文化
安顺市是贵州省重要的旅游城市,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安顺市总人口达到了3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就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主要有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安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在这些文化中,最为重要、最美好的应该就是婚恋风俗了,而民族的婚恋风俗往往体现着当地社会的经济、政治、伦理、道德观念。直到今天少数民族男女之间的浪漫、纯挚的爱情也让人憧憬、向往。接下来摘录安顺的部分少数民族婚恋风俗与大家分享。(1)苗族婚恋风俗:“五月二十八”,安顺苗族未婚的男女青年会放下手中的农活到旧州去赶场,对歌。主要是借此机会去寻找理想的对象。也就是安顺苗族的情人节;“相月亮”,这个活动常在月明星稀的晚上进行,所以叫相月亮,是苗族的男女青年独有的社交风俗。农闲时月明星稀的晚上,苗族的青年男子就会三五成群一块,腰间带着笛箫,手上拿着芦笙,漫游于乡郊苗寨的旷野当中,寄托他们对女子的情思;“七十七”,苗语叫“像局像”,发达兴旺的意思。居住在安顺普定的苗族,他们婚俗中有吃订婚酒的习惯。吃酒的时候会由这个男方家选定日子在女方家举行。订婚当天女方家会推荐一名比较熟悉婚礼的人去做代表,然后向男方去要彩礼,提多少随便,但是必须有七十七这个数字。(2)布依族婚恋风俗:“丢花包”是男女青年传递爱情的一种方式,丢花包那天只要男女青年之间互相爱慕,丢完花包之后女方就会把它送给男方作为信物。有的还会把自己心爱的戒指、手镯系在花包上丢给对方,这个花包就可以作为他们下次“赶表”的物证;“赶表”,布依语叫“浪冒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寻觅配偶,交流感情的一种社交活动。“赶表”多造择在喜事和农闲赶场天进行。赶表(谈情说爱)时,男女青年可以通过对歌,吹木叶和勒尤(布依族乐器)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遇父母长辈、亲戚必须躲开,否则,就被认为不礼貌。如果青年男女双方都觉得有必要进一步交往,就请熟悉女青年姑娘去预约好下次赶表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姑娘不同意,可婉言谢绝。赶表歌有“情歌”、“苦歌”、“逃婚歌”、“告状歌”之分,歌词有九言、七言、五言、四言。布依族的“赶表”的历史悠久。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延绵不绝。若那一个小伙子或姑娘不会唱歌、赶表,则被人讥笑为“没有出息的人”,甚至被丈夫(或妻子)所“嫌弃”。(3)白族婚恋风俗:白族基本上从过去到现在,他实行都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而且儿子成婚以后要和父母分居,父母一般是跟从最小的儿子居住。通过上述安顺部分少数民族的婚恋风俗中我们能看出,婚恋在各个民族都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且各个民族的婚恋都有相通之处。其一,在现在社会,父母包办指腹为婚已经几乎没有,各个民族的婚礼普遍是自由恋爱。还有白族结婚了的子女不和父母居住婚俗,我就觉得非常合理,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有各自的生活空间,且父母与子女的三观、生活方式等大都不同,长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很容易产生矛盾,所以在居住空间上保持一定距离是必要的。不管是布依族还是苗族的婚恋风俗都在表明,文化是随着社会变化,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进步导致的国民自由平等、独立意识的觉醒,健康的文化就应当如此,在文明的发展中更加积极向上;其二,婚礼依旧在家族的联系、沟通、传承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不管是哪个民族,婚礼都是对于其家族都是一件大事。所以一般特别隆重,并且大体都有订婚、互赠礼物(或嫁妆)、大宴宾朋好友的习俗。其三,这个共同点不仅是安顺少数民族有,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人们都向往美好浪漫的爱情、幸福和谐的生活。基于此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追求富强文明的生活,和谐美好的社会,幸福团结的家庭上具有共同的一致的目标。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努力奋斗、建设美好未来的的动力之源,各民族婚恋风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既要将其保留也要随着时代改变而进行改进,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