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的安顺,古代时期地名及行政演变过程
秦灭六国,在全国范围内设置郡县,安顺属夜郎郡,地处云贵高原的安顺位于秦帝国边疆,是华夏文明的边缘,属于“化外之地”,“蛮荒之地”。
汉承秦制,西汉时期华夏文明远播四方,汉王朝遣使入夜郎,开边设郡。在秦代郡县制基础上增设州牧级(刺史部)行政区,安顺属益州刺史部牂牁郡。
东汉时期,安顺依旧属益州刺史部牂牁郡。
三国时代,安顺属实力最弱的蜀汉,后主执政时期,当地一度对抗蜀汉政权,诸葛亮用兵南中,后收复此地,仍属益州牂牁郡。
西晋完成统一后,安顺属益州牂牁郡。
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大幅度调整,南齐时,安顺属宁州夜郎郡。
隋代再次完成统一之后,重新实施郡县两级行政制度,贵州属隋王朝边缘地带,安顺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代完成统一后,在隋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施道州县三级行政制度,安顺属黔中道黔州所领。
北宋时期,实行路州县行政制度,安顺地处北宋政权与大理政权交界处,属夔州路罗殿。
南宋时,安顺依旧为大理政权与南宋政权交界处,属夔州路罗殿。
元代时实施行省制度,安顺属云南行省曲靖宣慰司普定路安顺州,安顺地名由此而来。
明代时调整行省边界,安顺属贵州省安顺州。
清代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各省的管辖,安顺属贵州省安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