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文化遗产连载】之八十一贵港西江大桥
滔滔郁江,在古代被溯为西江正源,称郁水,古时的郁水干流包括今天的右江-郁江-浔江-西江。郁水水系枝繁叶盛,堪称广西东部、南部、西南部诸地的母亲河。古往今来,郁江干流有沟通便利的同时,也成为郁江沿线各城镇的南北交通瓶颈,郁江沿江城镇因此有许多轮渡口。在延绵1200公里长的郁江上,第一座横跨郁江的大桥,是黎湛铁路贵港郁江铁桥,于1955年建成通车(比南宁湘桂铁路邕江铁桥还要早两年)。贵港郁江铁桥,位于贵港市区城东,属于铁路桥,桥两侧辅有人行道,能通单车。
贵港郁江段第二座跨江大桥,是西江大桥。关于西江大桥,1993年版《贵港市志》有一段介绍,措词很中性,都是一些建筑术语和数据。全文如下:
西江大桥位于城区鲤鱼江与郁江交汇处下游,为国道324线公路桥梁,也是城区南北两岸交通的主要通道。1978年3月17日动工,1981年5月竣工通车。国家交通部、区交通厅拨款874万元。贵县县委成立“贵县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进行施工。大桥总长786.3米。其中主桥6孔,每孔净跨65米,南岸引桥10孔,除1孔为26米外,其余9孔每孔为16.6米,北岸引桥8孔, 每孔净跨16.6米,桥面宽18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为2米。桥身负荷载级为汽-20,拖-100,洪水频率为100年一遇。桥体结构:主桥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拱,引桥为钢筋混凝土曲拱。工程质量评为国家银质奖。桥两头引道总长2210.19米。其中南岸长1697.19米。北岸长513米。建桥全部工程完成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28864立方米,片石砌体立方米,吊装构件4507立方米。合12239吨。计用钢材960吨,水泥12392吨,木材2502立方米。总投入劳动日66.5万工日。大桥地基征用水田31.84亩,旱地30.25亩。鱼塘3.76亩,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883平方米。
在这段文字资料里,西江大桥的桥址、动工竣工时间、投资额以及各种数据资料等都介绍得非常清楚。但笔者更感兴趣的是,关于西江大桥除此以外的其他资料。比如:为什么取名西江大桥?又是哪个层次权限进行了定名?建设这座桥梁的时代大背景是什么?在长达三年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成万上千的施工人员又发生过什么可歌可泣的事迹,等等等等。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疑问据笔者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仍是比较模糊的,或者说是支离破碎的。
贵港西江大桥桥址位于郁江支流鲤鱼江注入郁江交汇处附近,这处地方是历史上贵港郁江段有名的一处浅滩暗礁,叫牛皮滩,又称三炮石。即便是西江大桥建成后,适逢郁江贵港段的较为严重的枯水期时,大桥的江中的桥墩底附近都会露出几处滩礁,严重枯水期持续时间长的话,上面还会长满杂草,这即是牛皮滩三炮石的残余所剩,不过这种景象已经基本上成为了绝迹了,据笔者印像中,最近一次看到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因此,选桥址于牛皮滩处,对建设跨江大桥是个有利的位置,能够减少施工难度,节约资金。
贵港郁江段,解放以来,尤其是黎湛铁路于上世纪50年代建成通车以来,水铁联运一直是西江航道干流贵港段最突出的特色,大宗货物在贵港要么换水路,要么换铁路,贵港中转港也正缘于此。西江航道干流的始末点,从省际范围而言,是指南宁至广州的航道,但从省内范围而言,一般是指贵港至梧州段,常年通航能力一千吨,即从贵港段起,直到广州,常年通航能力为一千吨(21世纪以前)。目前,经过数年的航道建设,贵梧段已达二千吨,梧广段达三千吨,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贵港已由中转港变成货源港,这是后话。尽管贵港并不地处地理意义上的西江干流,而是地处西江最大支流郁江,但这并不妨碍贵港建设的第二座跨郁江大桥,称为“西江大桥”。除了贵港是西江航道干流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及作为西江航线上的排头兵因素外,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整个广西境内的西江干流(红水河-浔江-黔江-浔江-西江),仅有一座来宾湘桂铁路红水河铁桥横渡西江干流!这就是1978年动工兴建贵港第二座跨郁江大桥时,将这座大桥称为西江大桥的最重要原因吧!毕竟,黎湛铁路穿越郁江的桥梁,已经称为“郁江铁桥”,将第二座跨郁江大桥命名为“郁江大桥”当是不合适的。三十五年来,贵港人,特别是老一代贵港人,一直将这座大桥称为“西江大桥”,骄傲之感不言而喻。当然,日常省略“西江”二字,直称“大桥”的也不在少数。
据《贵港市志》介绍,西江大桥是国道324线上的公路桥梁,于1978年3月开始动工兴建。324国道东起福州,西至昆明,是中国东南沿海沟通华南与西南的一条陆路大动脉。应该说,打通国道324线上郁江的公路渡口,无论从经济建设和国防需要角度而言,一直是各方迫切的需要。据了解到的资料,最早提出倡建西江大桥的时间至少可上溯到1975年。根据目前解密的档案文献显示,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间为1978年12月初,此时距西江大桥开工建设已逾九个月。应该说,修建西江大桥是有一定军事意义的。1979年2月17日正式拉开序幕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前军方已进行了兵力部署,一是直接进入越境,一是经停贵港统一集结后开赴越南。据参加中越战争老兵回忆,当时全国各地通过公路、铁路到达贵港的兵力数以万计,整个贵县都是解放军的海洋,工兵甚至在郁江上架设起一座浮桥以便通行。提得一提的是,横跨郁江的西江大桥对延绵十年(1979-198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有着不可忽略的军事价值。1981年4月,西江大桥建成通车,5月1日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隆重庆祝广西境内西江中游第一座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贵港南北两岸民众靠过渡通行的历史,结束了国道324线通过郁江的瓶颈,使得贵港真正成为“水陆铁”三栖联运的中转港角色。
与修筑黎湛铁路一样,建设贵县西江大桥,都是发动了当时贵县的群众做建设大军,包括工人、学生、民兵、农民等。仅有一点与黎湛线不同的是,在贵县本土民众中,修建西江大桥还有“插队知青”这个特殊群体,这也反映了修建西江大桥时的那个时代背景。
距西江大桥建成通车32年以来,贵港郁江段先后又有两座桥梁横空诞生,分别是:1999年建成通车的贵港航运杻纽工程郁江运河桥(通称“二桥”),2001年建成香江圩郁江特大桥(南广高速公路兴业至六景段)。目前在建设的尚有三座郁江大桥,分别是:东环路郁江特大桥(贵梧高速公路配套大桥,预计2013年底建成)、同济大桥(预计2015年7月建成)、西南大桥(预计2015年7月建成)。贵港郁江段包括在建的共有七座桥梁,其中尤以西江大桥最具标志性的里程碑意义。
贵港西江大桥,最初是国道324线的公路桥梁角色,自2006年起,324国道开始绕行环城路后,西江大桥已变身成为城市桥梁。与贵城人民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可以说是血脉相连。三十多年来,无论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社会生活,西江大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江大桥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成就,见证了贵港发展历史的变迁。这座包含社会各界建设大军青春与汗水的大桥,是许多贵港人心中的圣地和精神凝聚地,更是贵港的城市象征之一。她留给历史的不仅仅是一座桥梁,而是一座时代的丰碑。
当前,这座贵港市区最重要的一座南北跨江大桥早已不堪重负,伤痕累累。这座当年荣获国家建设部质量银奖的大桥,需要一次大规模的彻底的维护修缮。希望有关部门在西南大桥、同济大桥建成通车后,即刻对西江大桥进行限行保护,并列入贵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前不久市政府发布的三座大桥命名征集方案,笔者认为西江大桥现用名不应列入修改范围之列!应继续保留西江大桥之名!这是延续一种精神,一种傲气!君不见,贵港不是宣布“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豪迈口号吗?贵港不是坐拥广西最大的农垦企业“西江农场”吗?贵港的“西江粤剧团”不是依然唱响在西江流域吗?最最重要的,贵港不是正热捧“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吗?因此,强烈呼吁,保留“贵港西江大桥”之名!
2005年6月,处于主讯期高峰的西江大桥。下同。
西江大桥,历经1994年、2001年两次郁江特大洪水冲击,岿然不动,立于滔滔江水中。
2005年6月,时西江大桥主管部门贵港公路管理局派出工程车辆紧急抢修大桥!
2006年7月,处于主讯期的西江大桥。经过三十年的风雨,公路管理部门对大桥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修缮。下同。
2004年1月,枯水期的郁江,远处为西江大桥。下同。
2011年,在大东码头看西江大桥。下同。
2013年9月,有关部门在西江大桥南引桥上立起禁行车辆及限行吨位的交通标志。西江大桥禁行重吨位已迫在眉睫!
【杨旭乐图/文】
原文地址:贵港文化遗产之八十一 贵港西江大桥
西江大桥近况,摄于2018年2月4日
远望西江大桥从水塔方向看西江大桥从小江看西江大桥西江大桥2017年10月28日进行封闭维修,2018年7月通车
西江大桥南段(2020.1.17)同上《话说怀城》是一部全面、深度介绍贵港的文化散文集,是外地读者了解贵港的资深“导游”,也是本土读者系统了解家乡的乡土读本。该书共450个页码,售价60元,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可登陆孔夫子旧书网,搜索“话说怀城”(贵港怀泽书屋)即可在线下单购书,贵港市区内购书,可加作者HolaLeYan,就近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