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陈彦
赵季平
贾平凹
肖云儒
王西京
芦苇
陈彦:
好作家要为生民立传
“重温80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深受鼓舞和教益。”这是远在北京的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的心里话。多少年来,在他数百万字的作品里,写下了人民最真实的心声和最真挚、朴素的愿望。
在记者的电话专访中,陈彦指出,“80年来,我们的文艺家以人民火热的生活,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用毕生心血,创作出了一大批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他认为,“作为前辈的接续力量,我们应该持续秉承讲话精神,书写好我们的乐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家永远的课题。在陕西这块文化厚土上,名家林立,大家辈出,生活是他们无尽的宝藏。这块土地给我最大的养育与最大的启示就是传统、生活、人民、大地这几个关键词。我们要努力继承好传统,打深打厚生活的底色,踏实向生活学习,向人民学习,向民间学习,真正用心用情地匍匐在这块大地上,接上地气,狠劲下力,就一定会有可喜的收成。”
记者 职茵
赵季平:
期待西安文艺工作硕果累累
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尽管身在外地,但他依然牵挂着西安文艺工作者们。在记者的电话采访中,对于本次纪念活动除了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还衷心祝福西安文艺界同仁,期待西安文艺工作硕果累累。
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赵季平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并一直以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作为自己创作的精神源泉,无论是儿时长年在易俗社台下聆听秦腔唱段,还是成年后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期间,他经常下乡采风,将源自民间的曲调烂熟于心,用作灵感发端的源头。
他说:“80年前,在延安的文艺家们以人民火热的生活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创作出了一大批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我深刻感悟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创作灵感的重要性。在拍摄电影《黄土地》时,我和导演陈凯歌、摄影张艺谋深入陕北大地,遍访民间艺人,从大量的民间艺术中汲取创作灵感,所以说,优秀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来自民间、来自基层。”
赵季平认为,如今文艺工作者身逢盛世,更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为指引,植根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衷心希望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向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学习,沉下心去,甘坐冷板凳,到人民中去,用百姓语言和中国语汇讲好西安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记者 职茵
贾平凹:
怎样为人民写作, 是写作者终身要面对的问题
“作家应该把‘为人民写作’当作生命的需要和文学的需要,才可能自觉而充满感情地深入生活。”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5月10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贾平凹的最新小说《秦岭记》。这是贾平凹第一部以“秦岭”命名、为秦岭作传的作品,也是他开始文学创作半个世纪以来,创作的第19部长篇小说。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创作欲,这大概和他以“为人民写作”为信条息息相关。
贾平凹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当代作家,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作家最熟知的文本。可以说,它进心进脑,精神融入了血液。我没有见过柳青,接触过杜鹏程、王汶石、胡采、李若冰,老一辈作家都是践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典型。后来我熟知的是画家刘文西,他每个春节都去陕北,好多次会上,他都是从口袋里就掏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那本书,他说他一直带着这本书。我在年轻时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上世纪80年代初,我之所以那么多次到商州,几乎去遍了那里大的乡镇,就是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感召。年轻时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当然是了解一些情况,为写作寻找素材,一次两次其实并算不得什么,但从此形成习惯,有了这种意识,这就在以后长期的写作中自觉而坚持,来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在生活中提升自己,又同时以新的眼光、新的思想来思考生活。几十年来,可以说这是我的生命状态和写作状况。”
贾平凹对于文学的思考颇有哲理:“年轻的时候,有写作的激情而缺乏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常说某个作家吃过苦,或者说他没吃过苦,这种苦是指他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有了起起伏伏,就使他能深切地体会社会变化,世情冷暖,人性的复杂,生命的艰辛。写作是和这种经历同步的,也就是说,写作在生命里沉浮。年轻永远是美好的,但年纪在成长,写作也在成长,这就需要到人民大众中去,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在人民中生活,可以发现我们的局限,可以发现我们诸多的‘小’,发现我们的写作还只是成长写作。作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慢慢地‘书斋化’‘小圈子化’,自以为是,文学的土壤板结。这也是今天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新的提示和新的意义。为人民写作,到生活中去,怎样到生活中去,为人民写作,这是我们写作者终身要面对的问题,需要践行和答卷。”
记者 张静
肖云儒:
我们应当在创新实践中 奋起直追
肖云儒被誉为“散文理论的先行者、西部文学的拓荒者、丝路文化的推广者”,他不仅是作家中的学者、学者中的作家,还是一位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思考者、写作者。他在书斋里潜心雕琢,更广泛行走在火热的生活之中;既在理论造诣上不断攀升,更在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滋养。尤为可贵的是,他在古稀之年多次丈量丝绸之路,汲取丰富的世界文化滋养,传播灿烂的中华传统文明,为国际文化交流书写了一段传奇。
肖云儒说:“讲话发表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建设了世界上最完备、最成熟的人民文艺体系,并在艺术实践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人民文艺’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动态体系。它包括:为人民服务是文艺的第一宗旨;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人民群众应该成为文艺的第一主角,成为文艺最主要的描写对象和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作家艺术家要全身心地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改变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坐标;对作家作品的评论,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审美趣味出发;艺术创新要建立在人民群众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我们要满腔热情去了解、体察和描绘人民群众在漫长奋斗中经历的太多的磨难、太多的牺牲、太多的拼搏、太多的聪明才智、太多的美善情怀,展示党和人民为幸福而奋斗、在奋斗中收获幸福的美好图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文艺家一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他指出,“生活的新变化是时代给文学提出的新课题,我们应当在创新实践中奋起直追。新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新时代文学是创新的文学。”
谈到西安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肖云儒说西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当下有两点要特别重视,“其一要‘古调独弹’,‘弹’西安的文化古调不能照本宣科,要‘独弹’‘新弹’,从古代延伸到现代生活,从宫廷走向百姓街坊,从文化走向文旅市井;其二要有‘大都气象’,除了物态、形态的城建项目,更要着力培育、营造城市文化气息和大都气象。汉唐长安的气象是极有生命感、青春感,是开放包容,是极有审美情怀、诗酒情怀。西安应该是‘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西安人更应该是‘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的。这里自古至今都是美的孕育之地。”
肖云儒很深情地说:“西安应该感谢中华民族,因为中华民族的精粹让我们拥有了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我们西安也很值得自豪,我们世代是中华民族的传承人、中华国宝的守护人,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记者 张静
王西京: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
近年来,著名画家王西京以反映人民精神面貌、现实生活创作为导向,创作了大批巨幅力作。在记者的专访中,他认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家在新时代肩负着新的使命,就是以优秀的作品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王西京表示,自己赴京参加了文代会之后感触颇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心情非常激动。回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代会上明确了当代文艺的新的任务目标和方向,讲话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勉励与会者,让文艺工作者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身上的大国文化情怀和他对中国文艺的深度思考,感受到文艺家肩负的使命,“我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最近将投入到丝路题材的创作中,创作体现时代价值的作品,用手中的画笔关注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创作表现世界人民真实生活的作品。”
王西京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此外,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记者 职茵
芦苇:
立足本土文化展现西安魅力
著名编剧芦苇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西安的影视曾经有着很辉煌的经历,现在应该继承传统。
芦苇出生于北京,在西安长大,他是西部电影集团的编剧、导演,电影策划人。写出了《最后的疯狂》《疯狂的代价》《黄河谣》《霸王别姬》《活着》《秦颂》等剧本,在各大电影节频频获奖。
芦苇表示,“我们一定要坚持立足本土,坚持为人民创作故事的表达。我们有这么多的魅力资源,过去没有完全充分利用起来。我希望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实现本土文化魅力展现的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