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伊犁将军与总督谁的权力更大?伊犁九城在哪儿?
原标题:清朝的伊犁将军与总督谁的权力更大?伊犁九城在哪儿?
驻防将军的职责权力
所谓将军,是指清朝政府出于维护国家安全为目的,在境内主要地区及边疆要地设置的最高驻防军事官员。秩为武职从一品。一般由满蒙亲贵担任。
清乾隆年间,全国共有14位将军。就是绥远、江宁、成都、西安、宁夏、荆州、杭州、福州、广州、盛京、吉林、黑龙江、乌里雅苏台、伊犁将军。
那么将军和总督哪个权力更大呢?
一般说来,内地的驻防将军职责和权限比较明确,主要统一管理本地驻防的八旗训练和旗务,不参与当地的民政,也不节制绿营。可以说和督抚、绿营各成体系,互不统属。
不过,如果遇到重要事情需要上奏朝廷时,将军列名一般在总督前面,以示尊崇。
除非总督兼衔,比如兼衔前大臣、内大臣,那么这时总督排名靠前,否则将军在前。
当初翼王石达开被解赴成都受审时,当时的四川总督骆秉章和四川将军崇实一同审理,开始问话的就是崇实。
对于边疆地区的驻防将军,要更特殊一些。
一般说来,清政府在边疆地区不设置督抚,驻防将军实际上就成为了当地最高军政长官,这时还需要管理民政。
所以这时的将军和总督,权力大小和地位尊崇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咯,伊犁将军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不同,职责权限和其他边疆地区的将军又有所不同。
伊犁将军设置伊始,是在乾隆朝彻底平定准噶尔部上层首领叛乱之后,所以最初是希望设置伊犁将军处理平定之后的善后问题。
到了后期,又有回部叛乱,这时伊犁将军又要兼顾“回部”事务,也就是要管理“南疆”,后来又管理乌鲁木齐地区,也就扩大到管理全疆事务了。
到光绪十年(1884),新疆正式设立行省后,伊犁将军改为驻防将军,权限大大缩小,仅仅统率伊犁、塔里木地区驻军,地方上的行政事务不再管理。
辛亥革命以后,伊犁将军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上总共有多少个伊犁将军呢?
自1762年,乾隆任命明瑞担任首任伊犁将军以来,到辛亥革命为止,历史上一共有31人,47人次担任伊犁将军职位。
其中在任时间最长的是长庚,共11年,后被朝廷召回。最短的是代伊犁将军增海,时间为2个月,后升迁离任。次数最多的是松筠,前后一共3次。
想要更多了解新疆伊犁将军治疆方略的,可以参考
伊犁将军府和伊犁九城
清朝政府最初把将军府设置在伊犁,把军府制统治中心放在天山北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为了保卫西北边疆,抵御沙俄的侵略。
翻开地图,我们会发现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而伊犁正在天山北路,从伊犁往东可前往乌鲁木齐、哈密,往南可前往南疆各处。
我们都知道,新疆的地形特点简单地来说是“三山夹两盆”。所谓“三山”指的是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部的天山、南部的昆仑山。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
习惯上把天山以北称为“北疆”,天山以南称为“南疆”,回民多在此间居住。从乌鲁木齐不便于直接到达南疆。
所以把将军府设置在伊犁,还是很合适的,此外伊犁还有一条重要的大河,也就是伊犁河,既能解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问题,还方便转运物资。
明瑞上任后,马上就在绥定城的伊犁办事大臣的衙署上成立伊犁将军府。次年,在伊犁河北岸筑城。1764年竣工,乾隆皇帝赐名“惠远”,意思是大清皇帝恩德惠及远方。
这一年的年底,伊犁将军府搬迁到惠远城。1793年扩建,扩建后的惠远城,是当时新疆第一大城。
此外在惠远城的西北角,还有五城,分别是拱宸城、瞻德城、广仁城、塔勒奇城、绥定城。在惠远城的东边以及东南有三城,分别是惠宁城、熙春城、宁远城(今伊宁市)。
它们分别建于不同时期,不过历史上这九城,以惠远为中心,繁华时,居民大约有三万人。
因为伊犁将军府是全疆最高军事行政机关,所以惠远城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职能,驻扎军队和进行军事训练。
此外伊犁九城还履行经济职能,主要表现为屯田生产和商业贸易。除惠远惠宁驻扎八旗不进行生产外,其余各城都要进行屯垦。
伊犁九城还担负着教育和祭祀的文化职能。
不过,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伊犁九城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
中俄签订《伊犁条约》后,清政府通过谈判收复伊犁,但面积已经大为缩水,霍尔果斯河以西的疆域已经全部丧失,拱宸城几乎就在边界上了,伊犁原本作为全疆的战略中心,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战略纵深,直面俄国的边疆,伊犁九城在政治上不再适合作为中心了。
而新疆在实行行省制度后,第一任巡抚刘锦棠推行府县制代替军府制,巡抚驻地在乌鲁木齐迪化城,军府制最高长官是将军,而府县制最高长官是巡抚,此消彼长,新疆的政治中心也就从伊犁转移到了乌鲁木齐。
#新疆是个好地方#
抗法名将冯子材一生战功卓著,却始终有一块心病
淮军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快速崛起的?
为什么《宋史》中的包拯记载寥寥,后世包拯形象如此高大?
虽然大家都是中国人,但你未必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哦,为什么呢?
神秘的苗人到底会不会令人谈之色变的巫蛊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