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电影《乌海》里的乌海有多美
原标题:看看,电影《乌海》里的乌海有多美
电影《乌海》海报
近日
电影 《乌海》
登陆全国院线和网络
它将乌海的魅力展现给大家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美丽的“乌金之海”
乌海市
夜色下的甘德尔山
美丽的乌海湖
沙水相连奇观
大山、大河、大湖、大漠
奇特的自然景观交织
壮美包容的奇特风景
独特的地貌景观
让乌海市成为电影《乌海》主要拍摄地
这颗黄河岸畔耀日明珠
向大家展示了它的风采
而这一切
落在铁路人眼中
却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开发建设中的乌海
乌海露天煤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因为“乌金”的发现以及包兰铁路的开通,乌海市作为资源富集区开始被大规模开发。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怀揣着“敢于无处生万有、能凭海阔纳百川”的激情和梦想投身到这座城市建设中。
包兰铁路全线通车
“钢铁驼队”运输煤炭
1958年10月1日,在举国上下欢庆新中国成立九周年之际,一条钢铁长龙刺破沙漠,三渡黄河,见证着西北人们的苦难、忧患、奋斗与梦想,新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今年94岁的刘祥老人(左)
在当时连块砖运进来都难的条件下,我们硬是靠着人力,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艰难地将包兰铁路修起来。可以说,没有包兰铁路,没有包兰铁路第一代建设者,就没有今天的乌海,这话在今天看来一点儿也不为过。
——包兰铁路第一代建设者刘祥
“钢铁驼队”运输煤炭
因为建设包兰铁路,成千上万的铁道兵来到乌海地区,守护着包兰铁路,乌海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铁路建成后,他们转业留在了这里,继续为铁路建设和发展作贡献。
1977年原海勃湾站
1992年乌海站新站房建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乌海站
如今的乌海站
随着包兰铁路建成,乌海地区有了第一个火车站——海勃湾站。
老乌海市的街头巷尾
如今的现代化城市
伴着悠长的汽笛声,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通向远方,铁路织网天堑变通途。
海勃湾站工作人员在候车室为旅客表演节目
1980年,乌海站开展“真诚为您服务”活动
几十年来,乌海市的铁路从无到有,当地的铁路发展史,不仅仅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也见证着乌海市的“前世今生”。
服务重点旅客
防控疫情消杀
透过岁月的长河,变化的是越来越安全高效的出行,越来越美丽舒适的城市,越来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不变的是一代代铁路人始终如一的信仰,为人民 服务的质朴真情和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
在 包兰铁路建成之初,铁路周围沙丘裸露,植被覆盖率不足5%,干沙层厚达10厘米至15厘米,肥力很低,植物在这里难以存活,在沙漠上造林更是难上加难。如何防沙治沙、确保包兰铁路畅通无阻,提升运输能力,成为摆在铁路职工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1981年开始,负责养护包兰铁路的乌海工务段加快治沙工作进度,先后采用工程与化学治沙技术,通过人工清沙、机械开挖截沙沟、栽设树枝沙障、砂石料覆盖喷洒乳化沥青等措施,对沙害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有效治理和防范了沙害对铁路的袭扰。
随着治沙工作的推进,一代代铁路治沙人依托黄河水资源,在临近黄河地段建造扬水站,采用滴灌、渠灌手段,植绿固沙,恢复周边生态。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包兰铁路线两侧已形成防风固沙林带。“满地黄沙”已被“满眼翠绿”取代,成功挡住了流沙进攻包兰铁路的脚步。
在包兰铁路治沙过程中,铁路人在管内200多公里的包兰铁路两侧,筑起了一道700多万平方米的绿色屏障,既改善了铁路沿线生态环境,又在乌海市“煤城变绿都”的城市转型中贡献了力量。
除了包兰铁路,在乌海市通往阿拉善盟吉兰泰镇的另一条运盐大通道——乌吉铁路上,同样有铁路人抗风治沙,保障“盐路”安全畅通的身影。
自1966年乌吉铁路通车以来,一代代铁路人就扎根戈壁,与风沙斗、与酷暑斗、与艰苦环境斗,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乌吉铁路的安全畅通。
乌海工务段针对乌吉铁路不同区段沙害变化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工程治沙、化学治沙、生物治沙的防沙治沙措施。
如今的的乌吉铁路沿线绿植越来越多,风沙逐渐“退避三舍”,风沙埋道的情况越来越少。
处在黄河之畔
历经沧海桑田
乌海市一路走来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
在这座城市崛起的背后
一代代铁路人也紧跟时代步伐
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素材:乌海车务段 乌海工务段融媒体工作室
图文:马仲民 王智超 张建华 景向清 罗杰
编辑:闫丰珺
实习编辑:孙志武
审核:张晓哲
更多精彩内容
芝麻开门!复兴号的门后面有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