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大理】浴火重生:大理敬天村土陶技艺激活非遗发展新动力
大理凤仪镇的敬天村,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烧窑制陶历史,其后山仍保存着很多古老的窑址,荒草林间四处散落着年代远近不一的碎瓷片。早年间,敬天村有董、苏、张、杨四姓建窑开场,烧制土陶制品,造型多样,但多以米缸、酒罐、碗碟、发面盆、酸菜罐、烤茶罐等生活器具为主。受敬天窑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敬天窑火”)负责人董建华之约,我们踏上了探秘敬天村土陶之旅。
顺着蜿蜒的小路颠簸着行至山坡顶部,一座朴实清新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院中樱花、迷迭香盛放,樱花树右边是一张长桌,随意地摆放着一些正在晾干待烧的陶器;左边则是“敬天窑火”的工作间,宽敞明亮的房间中七八台拉胚机一字列开,各种制陶、压花用具及陶器成品摆放其中。
指间艺术 从泥土到美器
优良的土陶对泥土的选择十分讲究,而敬天村后山特有的胶泥和砂泥,吸引了敬天村的先辈们在此安家落户。制陶前,将胶泥和砂泥取回后按比例混合,用水浸泡发酵六个月后才可进行揉泥使用。
有了好泥,还需要好手艺加持,将泥土拉胚成型,做出土陶制品最基本的器型。“我父亲目前仍在使用最传统的‘慢轮’进行手工盘条和拉胚,这需要多年的经验和技巧积累,”董建华介绍,“你们看到的这些电动拉胚机主要是给游客体验使用的。”
董建华的父亲董成,自15岁正式上“窑山”学习制陶,迄今为止已有41年,泥土在他的手中很是“听话”,随着心意变换造型。董成为我们展示了一遍拉胚的过程,先在慢轮中心均匀撒下一把泥粉,防止一会儿陶器黏在慢轮上难以取下,再取出一块大小适宜的泥,揉搓成圆形放在慢轮中心,拍成圆饼,以一手手掌在外抵住边缘,另一手手指配合慢轮的转动用力,由圆心至圆边“盘”出陶器的底座,再加泥制作器身。整个过程中,董成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由他“盘”出的罐状容器,就是土陶最开始的雏形。
龙窑魅力 火焰中重塑新生
土陶成型晾干后,还需进行烧制。至今为止,“敬天窑火”仍坚持使用传统的龙窑来进行陶器烧制,董建华说:“使用龙窑柴烧,才能看到大理土陶的真正魅力,不到开窑的那一刻,你根本无法提前预知这次烧制出的釉色、纹理,每一件由龙窑烧制的土陶都是独一无二的。”
董建华家的龙窑修建在敬天村后山山坡之上,由土坯码成,长约30米,窑头位于坡下,窑尾位于坡上,由下而上,烧柴时可利用热气自然向上流动的原理加热整个龙窑内部,减少燃料浪费。“龙窑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主要取决于这家人的烧制的需求,也有不少人选择几家人共用一条龙窑,因为高温的原因,龙窑的消耗率其实很高。”董建华一边说,一边示意我们看旁边坍塌的老龙窑,“这些废弃的龙窑也就几十年的历史。”
龙窑的火候需要精准地掌控,有经验的制陶人可以通过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窑内的温度,当窑内散逸出的火光变为白色时,窑内温度基本达到约1200度,若此时正在烧制的陶器釉色发亮,则可判断火候达到,就可以熄火了。如此烧制出的土陶带着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金属光泽,火候越是合适,金属光泽越是明显。“这源于木材在高温下的渗碳成色原理,使用时间较长的龙窑窑壁上也能看到这种光泽,所以土陶很多时候可以不上釉烧制,但成品依旧十分漂亮。”董建华引以为傲,“大理土陶以泥土为胚,却能在龙窑中浴火重生,成为流光溢彩的艺术品。”
非遗传承 以家为课堂
在董建华的小院中,摆放着许多游客体验制作的土陶作品,形象不一,有传统的花瓶、瓦猫,也有今年的网红萌物——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各式简单有趣的动漫形象,这些作品虽手法稚嫩,但有模有样,可见制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我们现在主要接一些散客和小型团队来进行土陶制作体验,人多了反而无法达到我预期的体验效果。因为‘敬天窑火’不仅仅是一家公司,还是‘大理土陶制作技艺传习所’,开放体验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担任着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宣传职责。”董建华指着自家院落中的几间屋子说,“现在我将不同的屋子做出不同的功能分区,有成品展览区、制作体验区域和专门的烧窑区,最大程度地优化体验流程。游客来到这里,能了解土陶制作历史、观看土陶制作流程、参观土陶成品,有兴趣的可以体验制作,或者购买成品带回家使用。”
董建华在经营“敬天窑火”时紧跟市场趋势,打造“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的运营方式,将“展产研学售”多个环节融于这小小的一方院落之中,在实现了传习所自给自足的同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传统民俗,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人气,推动了非遗融合性发展及非遗社会化参与,让“大理土陶制作技艺”在此过程中,不断催生新创意、迸发新活力。
非遗传承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努力,董建华从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敬天村,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振兴手工和激活民俗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更为大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旅融合提供了示范样板。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罗曼玉 文
王泽航 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