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鹰之神——海东青
原标题:万鹰之神——海东青
凌空飞翔,俯瞰大地,鸟中霸主,这就是雄鹰,雄鹰可谓集齐了所有鸟类的优势,性情凶猛,眼睛锐利,身形矫健,绝对妥妥的食物链顶端配置。
但在雄鹰这个物种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们中有一种鹰在“鹰界”那可是精英中的精英,它的名字叫海东青,也被称为“万鹰之神”。
海东青特别稀有,据说十万只鹰中间才能出一个海东青,真的是越优秀越“内卷”,本来以为雄鹰就很了不起了,没想到是人外有人,鹰外有鹰。
海东青不仅仅是一个物种那么简单,它在古代就被人们作为图腾崇拜来看待了,甚至可以与龙、凤凰这些图腾比肩。
一只鹰的地位为何如此之高,它又因何被称为“万鹰之神”呢?
度海的“雄库鲁”
海东青,肃慎(古东北)语“雄库鲁”,意思是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但海东青三个字,从字面怎么看都跟鸟没有一点关系,那它是因何而得名的呢?
其实海东青这三个字中的“海东”在汉唐典籍中它是个地理名词,指的是朝鲜半岛、渤海国、日本等地,唐以后更多的是以“海东”称朝鲜半岛。
到了北宋,朝鲜半岛上的高丽政权也已经视自己为“海东之国”,所以宋人吴埛在文献《五总志》中记载,“登州海崖林中有鹘,能自高丽一飞度海,号曰海东青,唐人呼为“决云儿”,又庄绰《鸡肋编》卷记载:“鸷禽来自海东,难青鴞最嘉,故号海东青。”
由文献我们能知道这种猎鹰之所以叫海东青是因为它们来自海东地区,也就是朝鲜半岛,在这些猎鹰中,青色的尤为出众,所以因此而得名海东青。
皇帝的猎鹰
海东青,又叫海青,是一种身长在52——63厘米,体重在1310——2100克之间的猎鹰,它属于中型猛禽科,也被誉为“万鹰之神”。
刚才说过,海东青的名声在外不仅仅因为它是技术超一流的猎鹰,而是人家和龙、凤这样的象征图腾有一样的地位,它是作为满族先祖女真的图腾存在的。
也就是说,除了是一种实体的动物外,海东青还是一个民族的图腾,是一种精神与信仰。
我国自古就有关于鹰的图腾崇拜,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黑龙江密山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骨雕鹰首,它是用兽骨磨制成鹰的头颈,雕刻出鹰捕食猎物的形象。
这一文物的出土表明在当时人们用鱼鹰来帮助捕鱼生产,看来鹰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是人类从事农业活动的“好帮手”了,而它的形象也被当时的人们记录下来,算是一种最原始图腾崇拜。
鹰成为满族的女真图腾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因为最初的鹰崇拜在满族的萨满教中最为明显,满族的萨满称海东青为“鹰神格格”。
萨满教认为,家神三百,野神无数,天地万物皆有神,而鹰神是动物神灵的首位,鹰的敏锐、矫健与凶猛让它傲立群禽,而萨满教特有的“放鹰神”祭祀也让鹰这一物种又平添了几分宗教意味。
从最原始的“捕猎能手”到宗教象征再到图腾崇拜,鹰的地位可谓是节节攀升,而这其中更为珍贵和稀有海东青就更不用说,它甚至一跃成为古代王朝统治者的御用“宠物”。
在我国北方一直流传着“鹰狗无价”这样的话,可见对于以游牧狩猎为生的北方民族而言,鹰的重要性。
而猎鹰不仅是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的好帮手,它更受到了古代皇帝的喜爱,在史书中有很多记载皇帝与猎鹰的活动。
《南部新书》就记载了唐朝开元皇帝的一次春猎,“开元皇帝为潞州别驾,乞假归京。值暮春,戎服臂鹰于野次”。
皇帝作为一国最高的统治者,玩的猎鹰自然是高端大气,五花八门,什么白海青、青海青、海东青、黄鹰、铁鹞等等,他们都是凶猛矫健,捕杀猎物的一把好手。
这其中属海东青最为名贵,也最受皇帝的喜欢,清朝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记载: “辽东皆产鹰,而宁古塔尤多,以俗名海东青者为最贵,纯白者上,白而杂他毛者次之,灰者又次之”。
名贵的海东青羽毛丰满,体小健硕,能捕食野鸡,天鹅等飞禽,所以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在狩猎中经常会带着这个名贵又“好用”的帮手。
统治者为了玩儿鹰还专门建立了鹰的“管理处”,比如唐建立的五坊鹰鹘,金元的“五坊使”,而且金朝掌管的官职位正五品,职责就是“掌调养鹰鹘”,海东青之类”,到了元明,同样设有类似机构来管理猎鹰事宜。
海东青作为猎鹰中的佼佼者备受皇帝的喜爱和青睐,作为帝王狩猎中的重要角色,它们的形象还被画在皇帝墓室的壁画以及生前使用的物什上,可见统治者对于海东青的重视。
甚至一只海东青,还会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有诗记载:“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不停”,这句诗说的是契丹人建立大辽之后对女真人的盘剥。
而契丹人年年向女真人索取的贡品就是珍稀的猎鹰海东青。
到了清朝,一只最普通的海东青的价格大概三十两白银,而戍边犯人如果能捕捉到海东青上交,他可以获得减刑或者被直接释放。
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海东青的稀有和珍贵,贵起来能抵过一条人命。
被驯服的“帮手”
海东青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小小的身体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海东青在捕猎时迅速而勇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可成为真正的猎鹰。
但是从一堆鹰当中选一只来训练,最终成为优质海东青的概率堪比特种部队的选拔,它它的训练要求极高,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十万只鹰当中可能只出一只海东青的原因,它也因此而珍稀。
要驯服一只海东青,人和鹰都要付出好几倍的努力,那让一只本来就已经够优秀的海东青最终逆袭为“万鹰之神”,站在金字塔顶尖的地位的这条路,究竟有多艰难呢?
首先第一步就是捕鹰,逮到主角才能“开戏”啊,捕捉海东青时不能用弓箭也不能用夹子,而是用人类自己“发明”的套索。
达斡尔族人以“图热沙勒”来捕鹰,即小网,基本原理就是用网设陷阱,等海东青钻入其中,就被隐藏的网包裹住了。
鹰有了,该开始第二步,熬鹰,熬鹰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平时在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一直不吃不喝不睡就说他是在熬鹰。
而在真正的熬鹰也就是这样,驯鹰的人首先把捕捉到的鹰先给它栓起来,因为海东青的足腕细容易被勒伤,所以拴之前要先在足腕垫一层布,然后把鹰足绑上,绳子另一头拴在树上或者石头上。
海东青脾性很大,而且野性十足,被拴住之后脾气更大,会用嘴伤人,关键它还挑食,此时有经验的驯鹰人就把海东青“晾”在那不管,不给吃也不给喝。
这就是熬鹰了,也就是杀杀海东青的锐气,等到三四天之后,这会儿的海东青已经没有刚被束缚时候的傲气了,给什么吃什么,戾气也不那么大了,这也为以后的训练打下基础。
第三步就是驯育,驯育是从“吃”上开始的,驯鹰人会以食物当诱饵,只给一点点,一来是怕海东青暴食,而来是怕吃太饱又恢复“活力”。
投食的时候,食物不是直接放在海东青嘴边的,而是把食物往空中抛,让海东青跃起去够,这样每次投食的时候,抛食的距离都不一样,久而久之海东青就能熟练的在空中接食物了。
吃完了饭,驯鹰的人还要给海东青“喝汤”,所谓的汤其实是天鹅的脑汁,脑汁气味不好,海东青不吃,驯鹰人就硬强迫它吃,直到海东青习惯为之。
此外,驯鹰人还会用手臂或者一根木棒为指挥,然后抛出食物,训练海东青学会看指示,被驯育好的海东青,主人指哪它就飞哪。
要驯服一只海东青要花很多的时间和耐心,一旦海东青通过了“结业考试”,就意味着它将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即放鹰。
所谓的放鹰就是跟随猎人一起捕猎,海东青站立在主人手上,一旦发现猎物,猎人会给海东青发出指令,而海东青会纵身跃出,一举将猎物拿下。
海东青可捕捉的动物很多,上到天上飞的天鹅大鸟,下到地上跑的鹿和白兔,敏锐的它可是统统不放过。
海东青一旦发现目标,便会从空中极速俯冲而下,先用鹰翼击打猎物,进而用尖利的嘴进行咬杀。
海东青体型小,但爆发力超强,机动性也好,比起猎犬,它的优势更大,如果能成功驯服一只海东青,那猎人真的是“坐收渔翁之利”了。
海东青“很忙”
海东青在鹰界那可是绝对的“顶流”,它外形好,业务能力出色,所以身兼数职也很正常。
海东青的主业虽然是捕猎,但是在古代它除了陪皇帝出门狩猎旅游,它还担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形象大使”和“外交大使”的职务。
在辽代,海东青就是以一种“国礼”的身份存在的,辽代统治者把它作为极高的赏赐赠与臣子,据记载,萧韩家奴就获赐过“白海东鹘”。
在职场上,还有因为管理海东青而升职加薪的大臣,而在古代军队、官印上也一样少不了海东青的倾情加盟。
辽朝有以鹰军命名的军队,“鹰鸷,以之名军,取捷速之义”,辽朝还有一种做成鹜鸟形的印纽“杓窊印”。
海东青还不止在本国“出圈”,在国家交往中也一样没少了它的身影,海东青作为贡品,还联络着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海东青不仅是我们刚说过的女真对辽的贡品,也是辽金与宋朝之间互通来往的礼物,据《宋史·太祖纪》记载: “乾德元年九月戊辰,女真国遣使献海东青名鹰”。
到了清代,海东青高端贡品的地位仍然屹立不倒,《清稗类钞》记载: “嘉庆庚申冬,卓里克图亲王拉旺进白鹰,科尔沁达尔汗亲王丹怎旺布进海东青。”
纵观历史,从古至今,海东青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节节攀升,它真的是非常的“百搭”,勇猛可以捕杀猎物,珍稀可以作为国礼,传承又能成为图腾,百搭百变的海东青真的“很忙”。
到了近现代,海东青已经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更趋于文明的社会,它开始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万鹰之神,万世精神
就现在来说,海东青带着它这一路走来的历史,已经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神鹰海东青,迅猛似雷霆。一击天鹅翻,灵物此为峰。”后世有很多描写海东青的诗句,它不仅仅是皇帝的宠物,部落的图腾,它慢慢地也演变为一种意象和一种精神。
鹰符合女真族人对力量的崇拜,而能上天入地,勇猛强悍的海东青恰恰就是这种力量的象征,据满族的神话传说,最早的女萨满是海东青从东方背来的,在充满宗教感的神话故事里,海东青仍被赋予这样重要的意义,可见它的地位。
在以海东青为民族图腾的女真族人心中,海东青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体型虽小但力量强大,健硕身姿翱翔长空,一对鹰眼敏感锐利。
在女真族人心中,海东青是勇猛与强悍的化身,它是灵界的英雄首领,所以他们也赋予自身这种劲头,如海东青一般,以一己之力对抗实力强劲的辽宋,最终以势如破竹之势成功问鼎中原。
女真族这样以弱制强的勇猛和闯劲儿仿佛都是海东青的作风,也都是海东青赐予的力量,女真一统中原,往后的几百年时间,将一股雄健刚劲的“鹰之力量”带到中原大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代人,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今海东青已经极其罕见了,之前有记者采访过几位住在内蒙古的满族老人,一提起海东青他们都露出一种敬畏的神情。
“现在居住的内蒙古地区曾经是契丹人统治的地方,但如今却没有见到过一只海东青了。”老人非常遗憾地说。
历史和故事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留在来时的车辙中,但万鹰之神的精神却永久留存在人们心中。
在疾风骤雨中练就一身结实的羽翼,在电光火石间淬出一对锐利鹰眼,飞跃千山不知疲惫,勇击长空不畏艰难。
过去它曾是皇帝手边的玩物,是猎人身边的助手,是国家稀有的贡品和国礼,是一个民族坚信的图腾。
但是在今天它不再被物化,也不再被神话,它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都说“九死一生,难得一名鹰”,可一旦得到“名鹰”,它所带来的“财富”却是万世皆可享用。
那就是于危难处绝地求生,在宽广天地奋力拼搏,其实哪有什么“万鹰之神”,被神话了的
海东青只不过是猎鹰中最奋力拼搏的那一只,当它比其他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只鹰做得更好的时候,那它就是王者。
这个道理放到人类社会一样行得通,所以在今天,“万鹰之神”就变成了万世精神,学者爱新觉罗·溥杰在《四平民族研究》的创刊封底题字为“民族之鹰海东青”。
爱新觉罗·溥杰
身为女真族也就是现在的满族的后人,相信他对“万鹰之神”这种精神的感受更加强烈,因为在海东青身上被赋予的民族精神永存,所以海东青才被称是“万鹰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