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完成国土绿化100万亩!庆阳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今明两年完成国土绿化100万亩!庆阳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今明两年完成国土绿化100万亩!庆阳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庆阳市城市海绵运动公园在一派绿意盎然中彰显生态之美。俄少飞 摄
厚植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屏障
—— 庆阳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行动
庆阳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做好资源开发的同时,生态建设尤为重要。2020年,全市“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圆满完成。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战略部署,再次启动“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行动和“一村万树”工程,持续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今年4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庆阳市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规划用2年时间,完成国土绿化100万亩、森林草原提质增效373万亩,2022年林草产业增值达到10.5亿元。建成更加高效、规范、管用的四级林长制体系,促进林草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和碳汇能力明显提升,进一步筑牢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庆阳市城市海绵运动公园在一派绿意盎然中彰显生态之美。俄少飞 摄
谋划+建设 提升绿色发展新水平
2月17日,庆阳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入围全国20个2022年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4月12日,庆阳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环县环城镇启动。项目建设期限为2022-2023年,主要建设内容为人工造林27.78万亩,修复退化林3万亩,治理沙化地0.15万亩,总投资3.23亿元。项目实施后,将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林草生态修复治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树立示范样板。
生态秀美的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李泳宏 摄
4月15日,《庆阳市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台。方案提出,突出生态建设保障支撑作用,以建设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按照“五区五廊”林草生态建设总体布局,高质量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林草资源提质增效,稳步提升林草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让庆阳革命老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绿色福祉。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水定林、量水而行原则,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实行工程招标制和质量追究制,推行专业队承包造林,落实“三包四定”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坚持“宽林带、大通道、多树种”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标准,构建独具特色的绿色长廊。全市国省道、县乡道绿化率分别达到95%、85%以上。围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建设“青年林”“巾帼林”“义工林”“民兵林”等主题林,开展“创省级森林城市、万人签名送花”和“创森进校园”等活动,倾力打造“陇东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型森林城市”,到2023年全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7%左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2平方米以上。
扎实开展美丽宜居示范乡村和森林小镇、森林乡村创建活动,全市建成“一村万树”工程达标村696个,森林小镇11个、森林乡村100个。鼓励单位、团体、个人通过捐资捐苗、认建认养等方式参与,积极开展“义务植树互联网+”行动,全面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着力打造河流沿岸观光带和产业带,2018年以来实施河岸绿化43.25万亩。
华池县大凤川林场新庄台苗圃基地。俄少飞 摄
产业+富民 促进绿色发展显效应
在践行生态文明战略的具体行动中,我市始终把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为民富民上,坚持做好“林”文章,做大“林”产业,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多重效应。
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培育发展具有庆阳特色的苗木产业。目前,全市培育各类苗木14.8万亩、11.41亿株,农户年实现收入近2亿元。当前优质化、本土化、标准化苗木仍是部分林农收入的主要来源。
全市探索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林产品开发“四种类型”,林药、林苗、林草、林菌、林菜、林经、林禽、林畜、林下休闲、林产品加工“十种模式”,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截至2021年,全市建成家庭林场93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5.44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林草旅游生态康养,打造正宁调令关、宁县百吉湖、华池大凤川、合水苗村川等生态景观带;依托南梁大景区、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东华池抗大七分校等景点开展红色旅游,建设森林康养基地11处,生态科普基地24处,构建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体系。
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取生态护林员、天保工程和公益林护林员补助项目,总投资1.33亿元,选聘专(兼)职护林员1.3万人,加快筑牢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庆阳老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宁县新宁镇九龙村义务植树点。王启宁 摄
宁县长庆桥镇野王村四面青山环绕。曹康 摄
渠道+保障 构建绿色行动新导向
我市以三北、天保、退耕还林、造林补助、植被恢复等重点工程为依托,实行整流域推进、规模化治理,完成造林绿化132.9万亩。整合林草、农业农村、水保等部门项目资金,突出发展经济林果、营造水土保持林、生态修复治理等重点,纵深推进国土绿化。市、县(区)财政2年列支1亿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绿化30.93万亩。明晰林地林木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有效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全市27.3万农户完成造林70.39万亩。支持林业生态重点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国土绿化行动,创新利益联结和收益分配机制,保障经营主体收益。截至目前,全市引进造林绿化企业76家,培育大户159户,成立合作社134个。
按照全省林长制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全面落实林长会议、督查、信息公开、考核、巡林等制度,探索建立“林长奖励金”制度,靠实各级林长责任,完善以行政村林长、护林员和草管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源头管理架构,织密织牢森林草原资源管理网格。
全市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草)地审核审批,理顺林草行政执法体制,严格保护地项目准入审查,做好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管理。积极对接国土“三调”数据,更新林草管理一张图,建立林草资源矢量数据库。使用无人机巡护和卫星实时监测数据,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云服务建立智慧林草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林草资源保护水平。深入实施林草行政“放管服”政策,建立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在优质高效服务中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陇东报》2022年5月10日 四版
作者丨陇东报社全媒体记者 路世玲
发布丨马瑶
审核丨郝芳
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