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深闺展颜
半月谈记者 郎兵兵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气候温润,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然而,山峦与河谷层叠交错犹如屏障,将陇南与外界隔开,其下辖的9个县区都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何让这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地华丽转身,一展“陇上江南”容颜之美?
告别山水阻隔,行路难成历史
地处秦巴山区的陇南,境内长期无高速公路、无铁路、无机场,国省道主干线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
20年前,陇南市民杜明福在兰州读大学,那时从陇南坐汽车翻山越岭10小时才能到兰州。冬天时,汽车上山要装防滑链才能保证安全。如今,兰渝铁路通车,坐火车舒舒服服3小时就到兰州了。
从山高路远到大道通衢,近年来,陇南市大力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兰渝铁路、成武高速、成县机场等重大项目破除了阻碍发展的交通制约。兰州铁路局集团公司陇南车站党支部书记刘海林说,立体交通网络给陇南插上翅膀,人口与物产快速“走出去”和“引进来”。
如今,陇南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73公里,所有建制村通了硬化路。“通了路,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陇南市康县碾坝镇党委书记熊涛说,直达镇村末梢的交通建设,让镇里7个山区行政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是2015年末的2.7倍。
游客在陇南市徽县嘉陵镇稻坪村游览 陈斌 摄
重塑城乡风貌,做强“美丽经济”
新春佳节,陇南市民漫步于景色宜人的江畔公园,感受春日气息。古色古香的廊桥与气派的城市楼宇流光溢彩,成为温柔夜色的最佳陪衬。
这是陇南城乡面貌一新的缩影。近年来,陇南市开展“拆危治乱”行动,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推进厕所、垃圾、风貌革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倍增。
半月谈记者走进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看到,古建民居、青石台阶、石碾磨房、小桥流水的景观与周边花草林木组成世外桃源的画卷。
村民曹艳将几栋民居打造成“五福临门”民宿,用美味的山野菜和柴火鸡迎接游客,闲暇时间则陪客人喝茶聊天,听鸟叫蝉鸣。
朱家沟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说,以前朱家沟贫困户多、流失人口多、光棍多,如今依托修复好的古村风貌开展乡村旅游。
朱家沟村是陇南3000多个美丽乡村中的一个。近年来,陇南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如今,“陇上江南”景色新,文旅旺,“美丽经济”效益凸显。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电商带货方兴未艾
陇南境内有多个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与地中海沿岸相似,是油橄榄生长的“黄金地带”。
早春时节,陇南市武都区大山深处的万亩油橄榄铺展开来,这里是陇南市祥宇油橄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基地。走进公司绿意盎然的“阳光工厂”,如同步入生态园区。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罐装、打包、发货一派忙碌景象。公司生产总监李乔花介绍,橄榄果采摘后8小时内被投入生产线进行鲜榨,再储藏到标准化避光隔氧恒温储油库中,最大限度保留橄榄油中的活性成分。
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所长邓煜介绍,陇南市目前种植油橄榄面积75万余亩,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基地。40万农户从中受益,年人均增收达2200元以上。
深山好货为何能畅销?2013年以来,陇南市抢抓“互联网+”机遇,构建起网货供应、网络销售、物流配送的电商体系,藏在深山的农特产品成为网上抢手货。目前,陇南市1.4万家网店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曾经在广东打工的陇南市徽县石滩村村民梁倩娟,主动回乡报名参加政府举办的电商培训班,于2014年创办了网店“陇上庄园”。凭借一根网线,梁倩娟变身为远近闻名的电商达人,网店年销售额从创业初期的6万元增加到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