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耀会武威纪行:武威,两千多年来这里发生的故事
7月24、25日,已经连续两天长途跋涉。昨天从榆林到宁夏灵武的水洞沟,开了6个多小时;今天从沙坡头到武威,又开了6个多小时。进武威市住的瑞一国际酒店的房间,已经晚上10点50。吃晚饭的时候,也已经是晚上10点。好像很久没有饿的感觉了,今天还真有点饿啦。饿的感觉很好,只是看着一桌好菜,看着年轻人狼吞虎咽,岁数大消化能力差了,想吃也不敢多吃。
进到武威市里,无意插柳柳成荫,看到了很漂亮的城市夜景。武威古称凉州,凉州有“河西都会”之称,《后汉书•傅燮传》“今凉州天下要衡,国家藩卫。”汉唐之际,武威是河西地区的军政要地,也是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座城市是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城的大城市。唐朝为对付吐番和突厥,在河西地区设立了河西节度使,其治所就在武威。
《汉书•地理志》中说:“地广民稀,水草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绿洲可以种地,走出绿洲便是人烟绝迹的戈壁荒滩。绿洲之外的大部分地方,不适合自然环境下的农业生产。在著名的河西走廊上,长城与丝绸之路相伴。武威是西汉河西四郡中最东端的一个,是河西走廊的东大门,汉代长城和明代长城皆由武威东面和北面穿过。
唐代时武威更是陇右33个州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市。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天下富庶者无出陇右”。岑参天宝年间来到武威,也留下了“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的诗句。
武威城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武威绿洲之上,其西南为祁连山地,东北部长城以外是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流经武威境内的石羊河水系诸河发源于祁连山,雪水和部分雨水是武威绿州耕地灌溉的主要水源。武威南部和西部的草场也十分丰茂,自古即为难得的天然牧场。
武威的名字,带有武力征服的色彩。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远征河西,击败了强大的匈奴,为了彰显武功军威,就给此地起了这个名字。
武威是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个重镇,汉武帝派军队征服西域匈奴,开疆扩土,开辟了河西四郡,武威是其中一郡。在汉元封五年(前106),天下分设13州,各州由刺史治理,史称“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属于凉州刺史部。到了东汉三国时期,凉州的治所就设在武威。
在群雄割据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等政权,将国都设在今天的武威。通过不断的经营,隋朝和唐朝时,武威已经是河西走廊地区的一个大城市,进入了“七城十万家”的辉煌时代。当时就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说。
在宋朝时,凉州是党项族西夏国的重要城镇。元朝时蒙古政权在这里设立了永昌府,元太子阔端和西藏佛教领袖萨班,还在这里举行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凉州会谈。中原与西部的经济、文化、宗教交流从未间断,古凉州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默默地承担着自己的使命。
作为古代军事重镇,武威是汉长城和明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节点,虽然古城雄伟的城墙已经所剩无几,但武威城外高大坚固的明代长城,傲然矗立在田野里,向后人诉说着西部长城的文化个性。
汉朝开辟河西四郡后,为了更好地经营河西,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就大力修筑长城。汉长城年代太久远了,现在已经被风化成一道土垅,可还是能从其中体会得出一夫当关,万夫不敌的气概。
在明朝的万历年间,为了加强武威的军事力量,防御北元力量发动的进攻,也在这里强化防御力量。现在,武威境内的明长城大部分完好。汉、明长城并立,是河西走廊的一个奇观,两条万里长城相遇,永恒的文化在这里凝固。
河西走廊是古代各族群流动的一个主要通路,长城区域各个族群的活动,主要还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气候条件,决定着农耕和游牧族群之间互动关系。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最初的畜牧业是从原始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畜牧区的形成和扩展过程,同时也是农耕区的退缩过程。距离现在3500~3000年前,畜牧业开始了向东、向南甚至向西的扩展,而农耕区就在相应的方向退缩,这样的退缩过程一直持续到战国时期。
武威有一座明代修筑的文庙,更能让人体会到凉州文化与内地文化的一脉相承。武威文庙是明正统四年(1439)修建,后来又经过了多次扩建,总面积有1500平方米,由孔庙、文昌宫和儒学院三大部分构成。现在文庙里的孔庙和文昌宫保存完好,古庙里面古树参天,静雅肃然。
这座被称作是陇佑学官之冠的武威文庙,在市区的东南部,由一大片雄伟的古建筑群所组成。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修身治学,官方则在这里祭祀孔圣。文昌殿卷棚内,挂了数十块多出自历代翰林进士之笔的匾额。在一个大殿中保存如此多的匾额,在河西乃至甘肃省也仅此一处。从匾额的落款看,早自康熙,晚至民国,题名五花八门,官职尊卑不同。其中“聚精扬纪”、“书城不夜”还被选入《中华名匾》。文化大革命时期,当地人在匾额下方专门糊了一个顶篷,上面贴了很多的毛主席语录,才使这些珍贵的文物躲过了那场劫难。
历史上,武威的天空有时硝烟弥漫,有时和平的曙光当空,还有时佛光高照。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各种文化就在河西走廊上流动起来,佛教通过这里,由西域东传到中原腹地。在佛教昌盛的隋唐,武威的佛教也特别非常兴盛。武威市北大街上,就矗立着一座罗什寺塔,是为了纪念一代西域名僧鸠摩罗什而建的。
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民间都是称其为唐僧。唐贞观元年(627),也有说是贞观三年的,唐僧从长安出发,西行去印度佛求取真经。河西走廊是去印度的必经之路,唐玄奘出凉州过瓜州,一路跋涉西行,留下很多的故事。
唐玄奘姓陈,名祎,13岁出家,为洛阳净土寺僧人。《西游记》中的唐玄奘,奉旨去西天取经,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历史上真实的唐僧,远没有小说中的唐僧气派,不但没有圣旨,而且还是违背朝廷规定的行为。贞观元年(627),玄奘向朝廷提出请求允许其西行求法,未获唐太宗批准。玄奘万般无奈,只好偷着溜出长安,踏上西行之路。
唐玄奘到了凉州后,见到凉州都督李大亮。李都督讲明朝廷的禁令,规劝其取消西去的计划。这件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有记载:“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时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既奉严敕,防禁特切。有人报亮云:‘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亮惧,追法师问来由。法师报云:‘欲西求法。’亮闻之,逼还京。彼有慧威法师,河西之领袖,神悟聪哲,既重法师辞理,复闻求法之志,深生随喜,密遣二弟子,一曰慧琳,二曰道整,窃送向西。自是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遂至瓜州。”
李大亮都督,只是劝阻逼迫唐玄奘东返长安,并没有强行押解将其遣返,更没有按照大唐的律令惩处他。唐玄奘拒绝了李都督的劝阻,设法摆脱了控制,一路逃出了凉州。离开了凉州后,唐玄奘既担心凉州李都督派人追捕,又担心甘州、肃州的官兵会对其进行拦。只能采取昼停夜行的办法,大路不走走小路,不走川路走山路,又一次还是被烽燧守军给抓住了。
唐朝的烽燧,又一套严密而又完备的制度规定。约每30里置一烽燧,每个烽燧设置一名负责人,至少3-5名燧卒,负责军务和杂役。烽燧负责人掌管烽燧的保护、修缮和报警工作。唐代玄奘法师“偷渡”烽燧的故事,有助于我们理解唐代烽燧在边疆地区的管理职能。
武威市有一件国宝级的文物“马踏飞燕”,是一匹铜奔马踏在一只矫健的飞燕羽背上。这匹极具浪漫主义气息的骏马,形神兼备,矫健骠悍,看上去全身气韵生动。让人难以想象,一千七百多年前的祖先,以浪漫主义和超越现实的幻想力,产生了这样神奇的创作。
“马踏飞燕”的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体现了古人的龙马精神。这匹马的身躯浑圆雄劲,马头稍微向左扬起,昂首嘶鸣,它的三足腾空而起,向前方奔驰。
这还不是汉代工匠的神奇构思所在,最为精妙的是马的右后足,竟然巧妙地轻踏在一只飞鸟的背上!这只鸟的眼就像鹰眼一样,而体型却像燕子。鸟儿与骏马配合得恰到好处,向人们表现了一个几乎无法言表的奇妙瞬间。在马的足下,鸟儿展翅回首,悚然惊视。
奔马所体现出来的是力量和速度,鸟儿所代表的是速度和敏捷。古代工匠在设计造型时,立足于力学平衡原理,刻意地表现出了奔马超越飞鸟一瞬间的样子。“马踏飞燕”是出土于雷台汉墓的一件国宝,地点在武威市北关中路的雷台公园里面。雷台是一坐高约10米的夯土台,曾是祭祀雷神的场所。
这尊“马踏飞燕”铜雕,1969年9月,武威县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的村民挖备战备荒的防空洞时发现的。铜奔马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文章为凤凰网文化独家稿源,转载须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