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榆林又多了一个好去处,私藏了这座城市的秘密!
·YU LIN·
过往积淀出源远流长的历史;
年轮讲述着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尘封的记忆,缓缓被打开,我,遇见了不可思议的你。
一是相伴与你;二是找回忆;
三是触及真心;四是不愿离开你......
榆林,古称“上郡”。
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小北京”的美称。
更有名扬远外的“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奇特城建......
但总有人说:“然后呢”?
“然后地处于陕西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一片神奇的塞北黄土地”?
“然后这里集中了高山、长城、沙漠、湖泊、草原等丰富自然资源,风光无限好”?
“然后特色窑洞、风味美食,白羊肚手巾扎腰带,唱不尽的信天游、扭不完的大秧歌”?
“这些我都知道了,还有呢?”
那你知道,
榆林为什么被称为“小北京”;
“白羊肚手巾扎腰带”的特色服饰是由何而来;
“没有一只羊能活着走出榆林”到底是真是假; 孕育而生的“黄土魂”的无限魅力究竟在哪里; 在榆林,有更多的是深藏了千年岁月的土地宝藏;
有更多的是散发着古老韵律的文化之声;
有更多的是你不知道的秘密。
当你踏进榆林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的那一刻,
关于榆林神秘的密码,统统都被破译。 这里追忆着榆林的过往,唤起了祖辈人的乡愁。
这里有穿越时空的法宝,召唤出革命历史的微缩世界。
这里藏着“艺术之梦”的神笔马良,填补了榆阳文化艺术创作展示的空白。
这里是提升榆林人文品味,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之地,更是打造榆阳文化新名片、旅游新地标的神圣之地。
△榆林古城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三馆一中心”(“三馆一中心”即为“陕北民俗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和“榆阳区文化艺术中心”)
00
# 老 七 十 二 行 #
自古云:“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三十六行已不足以作为行业代称,于是延伸出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烟匠、骟匠、钟表匠,靴匠、醋匠、毛毛匠......”一声“蹭刀子磨剪子嘞”的浑厚声音,曾传遍了大街小巷。数十个形象鲜活的工匠雕塑,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一当官,二打铁,三弹棉花,四擀毡。”“七十二行,庄稼为强;七十二行,赶驴的最忙。”不管是多少行,它作为祖先的生存技艺,背后承载着的工匠精神与文化乡愁,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得个绥德州...”“拦羊嗓子回牛声。”“跟上好人出好人,跟上神婆(汉)会跳神!”“寻吃赶不上个早饭。”榆林方言展现着当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而谚语是其中最富有乡野市井气息的表现。它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朴素与智慧,涵盖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可以一览榆林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用最简单通俗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01
# 生 存 之 本 #
榆林地处于大漠草滩与黄土高原的交界地,这里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相融,长城与黄河交汇。 烽火连天的战乱,让陕北人在贫瘠封闭的生存压力下,常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有条不紊的往复。
锄头、镰刀、纸囤、石磨、箩筐等农畜用具,整齐的陈列在馆内。这里一切都仿佛都在静静回想着过往。 生动的影像资料,详细地讲述着陕北人的农耕、农事。农民们忙碌的身影赫然浮现于眼前,丰收的喜悦在田野之上飘荡向远方。
02# 乡 土 之 味 #
历史上,榆林一直以来南北攻伐不断,东西交流乃是常态。
于是,陕北人在为填饱肚子奔波之时,也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
五谷杂粮的简单朴素、粗粮细作的各式做法、肉食角色的相互渗入......
再加上陕北原本的烹饪方式,最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美食风味。拼三鲜、羊杂碎、大烩菜、干炉、摊黄儿、杂面、粉浆饭等多种美食,深受人们喜爱。其中榆林豆腐的味道,乃是一绝。它采用了甘甜的桃花水和优质黑豆磨制加工而成,色白味美、弹而不裂,是榆林当地的一道名菜。康熙皇帝巡视榆林时,对此赞不绝口名之“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从此名传至今。现如今,它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陕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除此之外,羊肉系列的美味,更是无数人无法抵挡的诱惑。由于生养环境的不同,榆林的羊肉不腥不膻、肉质鲜嫩,做法也是花样繁多。其中开发出了羊肉界的四大菜品:炖羊肉、羊蹄、羊杂碎和羊肉面(俗称:羊肉界的F4)。因此“没有一只羊可以活着走出榆林”并非空穴来风。
03
# 黄 土 之 裳 #
服饰色彩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的转变,透露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演变过程与发展面貌,也体现着各地域不同的审美观念。色彩鲜艳的陕北民间刺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陕北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等民俗文化紧密相联。精巧的手法,在线与布之间来回穿梭,蕴藏着人们的勤劳与智慧。它的造型丰富多样、美轮美奂,不仅极具审美且有使用价值。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积淀为手工艺术精品,绽放着民间艺术之花。
众所周知的“羊肚子手巾扎腰带”,正是陕北最鲜明的服饰特色。陕北自古便是边关要塞,将士们成为陕北人的主体,于是军旅情怀变成了审美取向。头扎羊肚子手巾是英雄结,腰扎腰带就是武装带。在风沙草滩区,百姓们的制服就是抵御风寒的老羊皮袄。“防寒穿皮袄,雨天毛朝外,黑里睡觉顶铺盖”。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的款式也随之转变。
虽然紧跟时尚潮流,但属于本土的特色却在一点点流失。
▲竞猜环节:你知道上图中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么?
04
# 生 活 之 居 #
与其说它是一个居住地,倒不如称它为“避风的港湾”。 在陕北劳动人民辛勤劳作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修建几孔窑洞。从人工洞穴发展而来的土窑洞到石拱窑,从柳笆庵子到瓷砖平房,人们对每种窑洞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情怀。榆林城素称为“小北京”,城内的居民住宅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大多建于明、清两代,小到可以只有一进,大到可以三进或四进。人们日常生活,都是围绕着这居民小院而展开。不管是四合院还是窑洞,这都寄托着陕北人对美好的向往,承载着家的深厚。陈旧的榆林老照片,回望着数年之前的容貌。一件又一件的老物品,讲述着岁月的记录。黄土地上向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它的故事依旧在续写......
05
# 生 命 之 魂 #
生命有限,而灵魂永生。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之上,数千年的历史轮回中,陕北民俗早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从婚丧嫁娶、祭祀信仰、民间艺术,都有着独自的见解与想法。它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化所演变而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精雕细琢的陕北人儿,跃然于展览馆内,活灵活现。歌舞秧歌、吹弹拉唱,饱含着人民的智慧结晶与喜怒哀乐。庙会的热闹、行(háng)会的交流、民间艺术的独特表达,都是一张特色的名片。陕北民俗不仅记录了陕北的风土人情,也是人们生命的感悟,更是承载着人民的精神寄托。
06
# 匠 心 之 艺 #
在中国,狮子作为吉兽,以其威猛的外形,最著名的形象便是守护神。雕刻狮子一般以石取势,见方就圆。凭借神咒一样的口诀“十斤狮子九斤头,两只眼睛一张嘴”。阔口獠牙、硕大的头颅、丰富的想象、雕技的神工生出了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可憨厚、可顽皮、可凶恶、数百件里没有一个重复的。可谓是“千狮千面”。动态的剪纸,轻跳在人们眼前。从自然山河到生活琐事,从家禽家畜到瓜果鱼虫,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内容题材的多样性,展现着陕北生活的浓郁民俗特色。 彤红的艳丽色彩将整个氛围渲染得格外喜庆。“三月里寒食又清明,燕燕钻满圪枣林”。陕北面花造型百变,花样繁多,备受人们喜爱。面花又称为“子推馍”,是为祭奠晋国大臣介子推而做的祭品。这不仅体现了陕北人的文化坚守,也揭示了面花(燕燕)的缘起。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精心雕琢的作品。从神情到动作,无一不感慨着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艺。每一种工艺都是匠心的坚守,每一道工序都是文化的传承。陕北文化的多元融合,感受艺术魅力的本真与本意。
07
# 时 代 之 象 #
一个时代所留下的记忆,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数老物件。它凝聚着陕北人的集体记忆,也演绎着当地平凡而淳朴的人生。改革开放前后,老物件的摆设是陕北经济发展的侧影,有着时代与地域的烙印。过去,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被人们称为“三转一响”。在物质短缺的时代里,是陕北人众多家庭渴望的“三大件”。产品种类繁多的供销社,是无数人喜爱的“超级连锁店”。在这里,关于小时候的味道熟悉而顽固的留存于心底,至今难以忘怀。一条具象化的长廊,让人仿佛身临在时空的通道。一步一步,从旧社会走向新时代;一幕一幕,印象深刻却又距离遥远。这里让过去与现在相碰面,并期待未来与美好相结缘。
穿过长廊,置身于偌大的图书室,关于过往的历程,我们亲身、亲眼去游览。但关于榆林的故事,并未完结。跳动在纸张的“精灵们”,一字一顿地继续描述着......艺术雕像的典雅与地域特色的方言,让这里充满了趣味性。徜徉在书海之中,领略知识的魅力,不失为一种强烈的冲击。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各民族世代杂居,各文化融合发展,使榆林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三馆一中心”内各类实物展品近万件,汇聚了陕北数年来深刻的记忆。“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里是记录时间的积淀,是留下岁月的积累。
践行坚定的文化自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悄然“复活”!
小贴士:
地址:“三馆一中心”位于夫子庙A区二楼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冬季:09:00—17:00(16:30停止入馆)夏季:09:00—18:00(17:30停止入馆)注:请大家携带身份证入馆,并文明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