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盒牛奶的“零碳”之旅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7日电(记者安路蒙、王春燕)在有“中国乳都”之称的呼和浩特市,每天会有海量的奶制品生产出来。而“我”,一盒“零碳”牛奶,就是其中寻常而又特殊的一员。从上游牧场产奶,到中游工厂加工,再到下游的消费市场,“我”要走过一段漫长的“零碳”之旅。
位于呼和浩特市西郊的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是“我”的源头诞生地。别看这里只是种草、养牛,实则是碳排放大户,特别是奶牛的肠道发酵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是农牧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
图为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新华社发(牛天甲摄)
“十几年前,伊利就开始对产业链进行碳盘查,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来看,上游牧场等前端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到八九成。”伊利集团低碳发展管理总监孟毅说,对此伊利实施了打造绿色低碳牧场、精细化奶牛养殖、建立产业链合作减碳平台等举措,着力推进前端碳减排。
屋顶安装光伏板,实现绿色发电;牛粪变废为宝,用于沼气发电、液肥还田,或铺在牛场里当作牛的“床褥子”;设立科研项目,培育“低碳牛”……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尝试了很多降碳举措,确保“我”从诞生之初就是个“低碳宝宝”。
“我们采用了种养一体化的降碳模式,即在牧场周边种植精选的饲草,不仅能固碳,还能减少奶牛肠道发酵产生的温室气体,同时把牛粪变成饲草的天然养料,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互相反哺、增产降碳。”孟毅说,截至2023年底,伊利“种养一体化”项目已覆盖300余座合作牧场。
图为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的挤奶大厅。新华社发(牛天甲摄)
离开牧场,“我”和“兄弟姐妹”们装满奶罐车,被拉往几公里外的伊利加工厂。在这里,“我”将通过科技化、数字化手段减碳,“零碳工厂”也应运而生。
在液态奶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经过杀菌、配料、包装等几十道工序,“我”穿上标有“碳中和”字样的外包装新鲜出炉。
整个生产过程贯穿绿色低碳理念,比如“我”住的是绿色装配式建筑,烧的是“煤改气”锅炉,用的是光伏板发的“绿电”,乘坐的是电动智能运输车。其中“我”戴的“帽子”最为讲究,选用甘蔗植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的碳排放量高的石油基PE材质,“我”还有一款专门卸掉铝箔层的“纸衣服”,单一化材质大大方便了后期回收。
接下来,“我”将流入市场、走近消费者。这个环节中,运输、废料回收等产生的碳排放,同样需要被削减。提高“国六车”和铁路运输的比重,优化物流网络、缩短运输路程,最后一公里替换为新能源车……从工厂到消费市场,“我”的旅途正变得越来越绿色。
图为一款产品包装标注“碳中和”字样的牛奶。新华社记者安路蒙摄
经过长途旅行,产品包装标注“碳中和”字样的“我”被摆上货架。“没想到‘零碳’这个原本陌生的概念,原来离生活已经这么近了。”在伊利健康谷工业旅游景区购物的市民李杰说。
从“零碳”牛奶、“零碳”奶粉、“零碳”酸奶到“零碳”冰淇淋,食品行业的“零碳”大家族正不断壮大。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未来将有更多个“我”,见证从一棵草、一头牛到一杯奶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构建,不断推动中国食品行业实现绿色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