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梦想 引领未来
——写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体工程竣工之际
航站楼内景。
航站楼外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经过4年共1422天紧锣密鼓、热火朝天的建设,7月31日上午9时50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体工程宣告竣工。
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刻。
这一刻,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机场工程即将转入专项验收、竣工验收、行业验收,向着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开始最后的“冲刺”。
一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列入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甘肃省“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枢纽机场扩建项目。设计目标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E,批复概算投资334.38亿元。
这意味着什么?
现有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为800万人次。而2023年,机场全年的旅客吞吐量超过了1500万人次。现在平均每天起降的飞机超过了450架,高峰期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设计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期工程的旅客吞吐量是现有的4.75倍,投运后,机场的运输保障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长何有善介绍。
T3航站楼设计采用“主楼+四条指廊”构型,外形曲线柔和,取“九曲黄河”之意,每条指廊长336米至422米不等,共有94个停机位,其中74个近机位。
航站楼正前方是综合交通中心,在周围绿化带的映衬下,宛如一柄绿色的“如意”,让旅客一到机场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甘肃特色。机场地下20米深处,连接着兰张三四线铁路和预留轨道交通,地下11米处是高铁和预留轨道站厅,地面上则设有3520个车位的停车楼。
“这将使兰州机场成为空、铁、轨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能够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出行服务。”何有善说。
二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发展史,是一部甘肃民航事业的发展史,更是一部陇原大地努力与世界互通互连,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史。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于1970年7月正式通航,最初的候机区仅有2000平方米。2001年7月,机场完成了对T1航站楼的扩建,航站区面积增至2.75万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60万人次。
然而,随着甘肃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旅客运输量平均每年以100万人次的速度开始增长。2015年2月,兰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启用,总面积近9万平方米的T1、T2双航站楼开始同步运营,机场迎来第二次腾飞。
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运输能力的不断提升拉近了甘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
从2015年至2017年,短短3年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从600万人次提升到1200万人次。2019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500万人次。
截至目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内航点119个,基本构建了广泛通达、中转顺畅的国内干支航线网络构架;开通兰州至阿拉木图、塔什干等3条国际货运定期航线和兰州至奥克兰1条临时国际货包航线,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搭建起了一座座连通国际、通达全国、覆盖全省的“空中桥梁”。
下一步,三期扩建工程运营后,兰州机场的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夯实,形成更多的国内国际空中走廊。
三
86条全自动驾驶登机桥、国产智慧化程度领先的行李系统、国内首个实施空铁联运且空铁互免安检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走进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兰州常年昼夜温差达到20摄氏度左右,为了给旅客提供舒适的候机体验,参建单位自主研发了甘肃省最大的冷热源智能群控系统。
“这一系统能够根据室外温度,实时调控制冷供热设备,使室内温度夏季保持在23至26摄氏度,冬季保持在20至23摄氏度。”中铁建设机电项目总工程师宗东旭介绍。
航站楼内共有12间配电室,传统人工巡检需要2人组队检查9小时。“通过配置的12台智能运维机器人,可以在2分钟左右就完成一次巡视检查和数据传输工作自动排查问题并反馈。”宗东旭说。
“看到这一工程今天竣工,我们深感自豪。”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现场,T3航站楼总设计师张少森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甘肃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建筑之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倾注了无数心血,力求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尽善尽美。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有许多施工难点,如地下部分结构复杂,屋盖网架拼装难度高,单体工程体量大等。
“高峰期有100多家参建单位、1万多人同时作业,不同业主之间各项目工作面协调极为复杂;航站楼屋盖由3.8万个杆件拼装而成,精度要求极高,如有一个构件出现偏差都会影响整体拼装……”回顾建设历程,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长金成虎感慨万千。
跨越梦想,引领未来。随着三期扩建工程全面运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必将为我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更加有力的支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